

绵阳首次发现史前翼龙化石。杨萌 黄志富 摄
三台县收藏爱好者吴功斌先生和奇石爱好者蒲先生在乡下发现一块奇石,经专家确认是翼龙化石,属于史前文物。目前,吴先生已将该文物捐献给三台县博物馆。
2月29日上午,吴先生与蒲先生到乡下寻找奇石。途径三台金豉乡共和村境内一处人烟稀少的山路时,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细看上面布满骨络状物和一凸出的“鸡爪”。对古生物有一定了解的吴先生当即判断这是一块化石,于是小心翼翼地搬回家,请来三台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左启鉴定,左启当场认为这是远古时期的翼龙化石。
为了进一步证实,3月1日,左启和吴先生前往化石发现地,了解发现地的地质地貌,以便进一步佐证化石的真实性。
化石发现地在偏僻的山间小道,化石呈长方体,长约90厘米,宽45厘米,厚约15厘米,为黄色沙砾石材。发现者吴先生说,这块化石,很可能是以前村民在修这条山路时,从山上抬下来,做路沿或堡坎的。
左启经现场查看,发现化石材质与现场附近石质一样,同属黄沙页岩,而化石形成也只有这种松散的页岩才能形成。有关资料证实,在亿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三台是一片内陆湖,生活着各类史前动物,三台县修建人民渠时,就发现过恐龙,箭齿象及鱼化石,但都是零散状。这次发现的化石经清洗后,清楚的显现出一些凸起的骨骼状化石,中部可以清晰辨别一个爪状凸起,四指分明的飞行类动物,右下方呈呈羽毛状。
这个爪状化石与远古时期生活的翼龙的肢干相似,而翼龙化石在四川境内也己多次发现,但在绵阳及三台境内还是首次发现。它的发现,对研究三台以及绵阳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