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602/201622494933679.jpg)
遗履古桥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属中部战略要地,S202、S307省道、青阜铁路、济祁高速、五级航道穿境而过。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20个镇、1个林场、1个工业园区,人口155万人。
涡阳,最初为南北朝时期郡、县名,北魏置郡,东魏置县。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率兵南掠,占豫州、淮西等地,淮河以北皆归北魏。自此,北魏黄兴元年(公元467年),时于今涡阳县城东南约90里,蒙城县城正北涡(guo)河北岸五里处,按“水北为阳”之例,则涡水之阳之义,始设涡阳郡,为汉山桑地,属谯州。公元548年,改西徐州为涡阳县,亦曰涡州,属南谯郡。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涡阳为淝水。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称山桑名,此后涡阳地名止于1200多年间。清穆宗(载淳)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圣谕,“以雉河集为中心,周边接壤之区”割亳州、颍州、宿州、蒙城三州一县入地相连边区以隶之,设雉河集为县治(改雉河集为县城),循北魏古郡县名,定县名为“涡阳”(沿袭至今),属颍州府。
涡阳旅游资源丰富,有嵇康墓、陈传卧迹、范蠡冢、捻军会盟旧址、张乐行故居、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和辉山烈士陵园、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岳庙、东太清宫、尹喜墓等景点。
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县、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首批扩权试点县、安徽省文明县城、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涡阳县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中等城市,2012年11月涡阳县被批准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由此涡阳的发展建设迈入国家战略层面。
由涡阳城沿S202省道东北行六十华里,一座孤山横列路北,此山东北西南向,由三峰组成。中峰最高,东峰次之,西峰再次之。中锋形如卧龟,山头平滑似龟背,山前一石鼓似龟头,山后尾长似龟尾,四角有涧似龟腿,故古代取名石龟山。明清之际,宿州知府巡视此山,见三峰弯曲,颇似弓形,遂命名“石弓山”,沿用至今。至于当地群众的称谓,则还有“石公山”、“石磙山”之说。究其原,乃取秦末黄石公圮桥向张良授书的故事和此山盛产石磙的缘故。可见,仅仅一个字便涉及许多动人的传说了。
遗履桥位于涡阳石弓山南三里处。相传韩国公子张良刺秦始皇未遂,逃往下邳,途经此桥,黄石公考其气量,三次将鞋丢于桥下,均被张良拾起,并为其穿上。黄石公十分欣喜,说“孺子可教”,即把《阴符兵法》授于张良。张良熟读后,精通其中奥秘,后辅佐刘邦灭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