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空间 >> 正文
传统村落:腾冲市中和镇新岐村
来源:保山规划  作者:寸时毅 李明程  日期:2016-12-13

    新岐传统村落,地处东经98°18’4.25",北纬25°4’11.61",位于腾冲县中和镇西部山麓,距县城约30公里,南接荷花、勐蚌,西与德宏州盈江县盏西毗邻,北与古永接壤。是西南丝绸之路腾冲境内最后一站,拥有厚重的生态文化、丝路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

    “新岐”一名取“凤鸣岐山”之意,充分彰显了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新岐阎氏始祖阎三重十二世孙阎自浩先生《阎氏聚居地——新岐村》记述:“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在山花烂漫、绿柳吐新的阳春三月的一天,腾冲阎氏始祖明廷诰封武毅将军阎虎山十二代裔孙阎三重、阎三省兄弟与血表大理国王段思平后裔段执相约从明新邑(今荆竹寨)出发,进山狩猎。突得一神鹿引领,翻山越岭,到达今村落旁的扑锅脑山顶时,神鹿霎时隐无踪迹。三人停伫之余,放眼瞭望,立刻被眼前的山川秀景所陶醉……,四周山峦新颖、群峰拱卫……,看到如此风景优美、山川秀丽、地广土沃之地,精于堪舆之术的段执认定此地乃风水宝地,有‘凤鸣岐山’之兆,故取名‘新岐’。于是三人商议后,遂择了吉日,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月初十,携家带口,从原居住地迁居于此。初到新岐的段、阎二姓先人为防御匪患,在山凹边的缓坡地带分东、西、南三面而居,呈互为犄角之势以遥相呼应,加之阎、段二姓先人乃镇守边关的武将之后,深得家传武学传世,故两姓数百年来相安无事。自此,阎、段二姓在此地繁衍生息,后裔遍布缅甸、泰国、台湾、迪庆州、保山市、德宏州等国家和地区”。

    新岐村落格局最早形成于现存段式宗祠、上下阎氏宗祠一带,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而后随着段氏家族、阎氏家族的逐渐壮大,村落开始向外围发展,最终形成现今的整体格局。村落道路呈网状布局,街巷宽窄有致;村落格局、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及民风民俗融合了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边地文化、生态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形成了古朴、独特的传统村落风貌格局。 

传统民居内景

传统建筑大门

传统民居内石水缸

    村落整体格局坐北朝南,传统建筑集中成片,多为1-2层小青瓦砖木或木结构,正房、厢房、耳房形成相对封闭的院落。村庄分布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要素主要有魁星阁、土主大庙、段氏宗祠、下支闫氏宗祠、上支闫氏宗祠、月老殿、财神殿、玉皇殿和冒盔仙山等。

村落格局

新岐社区村委会

村内道路

村内建筑群

传统木架结构建筑(三层)

    魁星阁始于清朝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8年),合村投工捐资,由新岐木匠祖师阎国英设计建造。196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来牢固而又精雕细刻的殿宇和上等黄心树雕刻的魁星神像因“破四旧”一并损毁,古迹唯剩残垣断壁。1984年由村集体投木料、群众捐资(其中一部分为旅缅华侨捐资)投工出力,选木匠名师精心建盖恢复,魁星神像先为石雕后改为上等木雕。阁高约10米,二层砖木结构。登阁远眺,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盈水,山光水色、村落田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魁星阁

魁星阁大门

魁星阁屋檐

    冒盔仙山自古以来即为腾越名山,海拔2280米,于万山丛中如巨盔凸起,高耸云天。放眼东望,高黎贡山如巨龙蜿蜒起伏、若隐若现;纵目向西,千山如蕈、森林似涛;遥目南望,梁河、盈江坝子青苗吐翠,一派田园风光;回眼北观,打鹰山、大小茏葱山等火山参差比肩、遥相呼应;仰视晴空,云卷云舒、雄鹰翱翔;俯瞰大地,苍松翠柏、山茶遍野……仙山琼阁,神仙妙境,妙不可言!

在帽盔仙山顶远眺

玉皇殿正殿

月老殿、财神殿檐角

月老殿、财神殿门窗

百年大树杜鹃

    土主大庙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189年),由新岐木匠祖师阎国英设计,合村投资开始修建土主大庙主房。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1年)由地方木匠名师阎安祥等牵头,全村举力继续建盖大庙东西两厢房和面房,形成四合院的整体格局。大殿内塑有土主、判官等佛祖,观音殿内塑有观音及童子等佛。 

    段氏宗祠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建设结构为四合院,宗祠主房为剑川木匠名师所建,雕龙刻凤,工艺精细,族人每年在此举行隆重祭祖仪式。

    上支闫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上支闫氏族人在此举行春秋两祭,商量族内事务,谋求家族发展壮大事宜。

    下支闫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

编辑:郁金香
 ·日媒:长城修复不当反成毁文..
 ·四川: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遗..
 ·陕西:发现秦汉国家大型祭天..
 ·“一带一路”为沿线文化遗产..
 ·故宫与东南大学开展古建保护..
 ·文物保护疲软古建“盗无可盗..
 ·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灾难
 ·刘玉珠出席文化遗产国际会议..
 ·河南:河道挖出村民淤泥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