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广州:点滴细物还原麦英豪考古路
来源:新浪新闻  作者:索有为 马泽楠  日期:2016-12-13
    一个订书机、一个放大镜、一个环保袋,就这样一件件普通无言的实物,在12月12日广州举行的一个展览上,还原出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的淡泊名利、生活简朴的形象,打动着和麦英豪有过交集的每一个人。

    在麦英豪六十年的考古生涯中,他参与了包括南越王墓在内的700多座墓葬的发掘考古,推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东莞海战博物馆的建设,主编出版大型图录、文物考古论著10多部,在考古界被誉为“一代宗师”。

    2016年11月28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麦英豪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88岁。

    12月12日,《一代宗师麦英豪》纪念特展与追思会在广州博物馆举办。展览挑选了麦英豪生前使用过的订书机、放大镜、眼镜等文具,以及照片和著作来追忆他一生。

    麦英豪的儿子麦稼说:“这里每一件展出的物品都会触动回忆父亲的情绪。这些物品都是他临终前还在用的,我们收集的时候,许多物品就在他的书房里,就在他的办公桌上。”

    “我从孩提时候起就见到父亲用这件灰色的订书机了,至今足足有50余年头,前阵子我打开订书机,里头的钉子还是崭新的。”麦稼在父亲使用过的订书机前说。

    广州博物馆馆长李民涌介绍,自己与麦英豪共事十年,众所周知他在工作上认真执着,而在生活上是个相当朴素的老学者,每次他开会的时候都会背着一个淡黄色的环保袋,这么多年来,都是背到烂了才会换,而款式却总是一样的。

    李民涌回忆:“这个款式一样的袋子并不是因为特别精美或者是夫人的信物,而是因其印有文物普查的图文。2013年至201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麦老使用的环保袋正是为宣传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而特制的。”

    李民涌对麦英豪用过的放大镜颇有感慨。麦老年纪大,眼睛基本上看不了东西,但他依然坚持用放大镜一行行地看着资料,这对于一个老学者来讲是十分难得的。一般的学者看不了的话就不看了或者找人读,但是他没有,一直拿着放大镜慢慢在看。事实上他也送过一个放大镜给李民涌,自己却宁可用旧的,这也能看出他对后辈的关照。

    广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对麦英豪尊敬有加。一名工作人员称,麦英豪对年轻人一再强调,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以考古材料说话。为了追求真相,取得一手材料,再麻烦再艰苦似乎也不为过。

    作为一个考古学者,麦英豪也有文艺的一面。展厅中有一处陈列着一堆形状各异的小石块,它们是麦英豪历年踏遍全国乃至世界考古工地时采集回来作为留念的石头。每一块石头上都能清晰地看到,他按考古职业习惯用毛笔或铅笔标注的来源地、工地或工程名称、具体时间。

    麦英豪曾为广州市文物考古工作写下对联:六十年田野考古尽心尽力,一甲子三大发现留与后人。李民涌称,这不仅是麦英豪对广州文物考古工作60年的总结,也是他对自身田野考古生涯的归纳。希望通过展览能让大众对麦英豪的日常生活多一点了解,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的考古宗师形象。
编辑:郁金香
名称屋顶上的魑吻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中国古建之美:踏跺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大鹏古城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镬耳楼:岭南传统居民建筑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匾额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合川护国寺

类别寺观建筑
 ·日媒:长城修复不当反成毁文..
 ·四川: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遗..
 ·陕西:发现秦汉国家大型祭天..
 ·“一带一路”为沿线文化遗产..
 ·故宫与东南大学开展古建保护..
 ·文物保护疲软古建“盗无可盗..
 ·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灾难
 ·刘玉珠出席文化遗产国际会议..
 ·河南:河道挖出村民淤泥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