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空间 >> 正文
榕城特色建筑——府第祠宇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6-10-18
 

    老泰兴的建筑特色在于座与座之间有小巷交错环绕,巷道设计暗门相通,当外大门关闭时,居住在泰兴里面的陈氏族人便可由暗门和小巷交通往来,既便于传递信息,又有利于防抢防盗。

    新泰兴也即星辉里,是陈泰兴族人于民国十七年(1928)所营造的新聚居地,与老泰兴隔着一条小溪。新泰兴门楼前为三河交汇处,堪舆术称门前生水煞,因而门页的外观设计成一个大圆,圆中间为一个太极图,外圈围绕五只蝙蝠,这一设计被视为既可挡煞又能招财纳福,显得十分独特。新泰兴相对于老泰兴来说建筑规模要小得多,一主座两火巷反照厅加后包建筑格局,主座门楼书“延庆第”。

    新老陈泰兴旧时四周皆有小溪与双峰寺、莲花芯、东内城河、马山滘相通环绕,木船可在其间自由穿梭停泊,目前虽大部分水系已失去往昔风貌,但仍保留有不少河段并可见水涨水退。

    榕城陈氏家庙在陈泰兴西侧,地界属城隍前陈厝仓,为清乾隆年间揭阳县陈氏族人集资兴建,咸丰十一年(1861)竣工。该庙建筑格局为殿堂式大型宗祠,大门匾额书“陈氏家庙”,额背书“颍川华胄”,现被泥灰涂抹掩盖。陈氏家庙是原揭阳县陈氏族人的人文基地,供祀岭南陈氏历代名贤,每五年祭拜一次,其性质与广州陈氏家祠相同,属同一姓氏的家族式总祠。陈氏家庙后厅原为“敦睦堂”,曾于民国期间被开辟成“敦睦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又作为东南小学校址,中厅和后厅被改建成楼房式教学楼,现整座祠堂仅存一个祠堂门。保留并重建陈氏家庙,对于敦睦揭阳海内外陈氏族人的乡情,联络乡谊,做好统战工作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仰之轩位于榕城百兰山馆正对面的李氏旧居片区,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书楼。仰之轩有外门楼、通巷、内门楼、花园及书楼。主体建筑书楼高16.2米,分两层,二楼有走廊,木屏门、木栏杆、木窗花等建筑保存完整,显得古色古香。仰之轩最为独特的建筑特色在于左右两个屋角大小不一,其左侧屋角约为右侧屋角的三倍大,这一建筑形式目前为揭阳所仅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李氏宗祠位于榕城中山路介公宫巷内右侧,是清代榕城商人李亨衢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所建,地理称“双凤朝牡丹”,总面积1121平方米,坐西朝东,主体建筑为传统的三进五开间祠堂式建筑,左右有子孙巷,祠前面建有反照厅,中间为大埕,南北建有龙、虎门。近年来,李氏族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该祠进行修葺,全祠恢复原来建制,中厅和后厅梁架木雕保留清代特色。

    十八天井位于史巷直街谢厝内,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整座建筑因建有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而得名。十八天井的建筑布局像“河图”之状,与之相邻的占奎巷布局则像“洛书”之状,两者的建筑数理均依据八卦学说。因此,十八天井和占奎巷的建筑群,可称得上是潮汕古民居和古建筑文化的精华,在榕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其建筑格局已被改建得面目全非,难寻昔日风貌。

分页:[1] [2] [3]

编辑:樱花
 ·宁波发现保存古老、完整的古..
 ·梅州矮车村古民居变乡村文化..
 ·贵阳云岩区面向全市招募“阳..
 ·半夜潜入古屋 男子盗窃青石板..
 ·李鸿章公祠等几大老合肥家族..
 ·古玛雅文明出土七大文物 揭露..
 ·安徽水下考古探摸 刘铭传故居..
 ·史前玉器现凤图案 长江中游史..
 ·高要澄湖古村 会讲故事的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