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郑州市五年出土了文物万余件
来源:郑州日报  日期:2016-1-21

大河村遗址

    日前,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接受郑州全媒体记者采访,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畅谈“十三五”工作谋划。

    遗产保护惠及民生

    5年来,市文物局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全力推进世界遗产申报和研究展示。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市世界遗产工作取得零突破。2013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作为该项目重要节点入列。

    以“遗址本体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人民生活改善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为目标,我市积极发挥大遗址保护对社会民生改善的积极推动作用,创造性地将古遗址保护展示与绿地公园相结合,实现了古遗址由“城市死角”向“城市绿肺”的华丽转身,重点实施了寿圣寺双塔等31项文物保护维修展示工程和11项名人墓封土立碑工作。

    以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为目标,集中做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记忆”传承工作;启动的中心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信息测绘工作,在全国各地市尚属首例。

    郑州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文物勘探项目220个,面积891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近万处,出土文物1.36万件。2011年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2012年二七区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2015年高新区东赵遗址相继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不断取得的考古重大发现,有效提升了古都郑州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再次证明了郑州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极大地提升了郑州的知名度。

    公共文化服务更有效

    目前,全市国有博物馆达11家,非国有博物馆16家。在做好免费开放、打造精品展览的同时,积极组织特色展览进社区、进学校,有效发挥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累计接待观众1000余万人次,巡展近600场。

    学术研究上,围绕华夏文明探源、王陵探索等方向,充分阐明了郑州在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和时代引领作用。

    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中原经济区、“一带一路”和国家大遗址保护战略为依托,围绕郑州地区文化遗产四大核心价值,建设6个特色文化遗产展示片区。力争把郑州片区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早期文明保存、展示、研究中心,国家重要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巩固郑州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核心区地位,提升郑州地区的国际影响力,把郑州建设成为“根源文化”“黄帝文化”为核心的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编辑:樱花
名称泰国曼谷王宫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阿尔罕布拉宫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阿卢普卡宫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赫氏古堡

类别古建空间
名称柏林的共和国宫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曼谷大皇宫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中国考古01号”首航南海 考..
 ·酒泉肅州發現10座漢代墓葬 搶..
 ·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文物在汉..
 ·伊拉克古城哈特拉2000年历史..
 ·刘时进调研保靖魏家寨西汉古..
 ·塔什干:神秘的丝路古城
 ·新疆霍城县惠远古城出土两块..
 ·济宁市国有可移动文物达51万..
 ·“七三一”陈列馆增436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