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509/2015989264865.jpg)
江村大墓出土的陶俑。张宇明摄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509/20159892625257.jpg)
竖立在灞桥区毛西乡杨家疙瘩村“凤凰嘴”的汉文帝霸陵碑。张宇明摄
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毛西乡杨家疙瘩村,当地人称为“凤凰嘴”的地方,被很多人认为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开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陵寝霸陵陵址所在地,但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两位副研究员曹龙和杨武站对此表示了怀疑。通过多年的考古研究,他们认为霸陵帝陵陵址可能并非“凤凰嘴”,而是2001年发现的江村大墓。
质疑
霸陵墓室结构可能并非崖墓
曹龙说,对于霸陵的墓室结构,学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霸陵“因山为藏”,从外表上看是“因其山,不起坟”,“凤凰嘴”的高崖就是霸陵陵址,其墓室结构应当是一种崖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献上记载的“因其山,不起坟”,可以理解为将墓修在山中,故不另修封土,墓室形制则同汉代的其他帝陵一样,是竖穴土坑墓。
历史上对霸陵形制记载的文献有很多。《史记》《汉书》《水经注》《三辅黄图》等史书中都有过霸陵“不治坟”的记载。但曹龙和杨武站认为,由于古代帝王陵墓的保密性,文献对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仅有“不治坟”的简单记载,真正的认知则有待于考古认证。
距汉文帝埋葬时间最近的《史记》记载:“(霸陵)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说明霸陵帝陵无封土,缘由不是有山,而是“欲为省,毋烦民”。
根据霸陵选址的地质、地貌条件及西安帝陵传统,曹龙推测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应该是带4条墓道的“亞”字形竖穴土坑墓,与其他西汉帝陵并无二致,只是没有封土而已。
从地貌上看,霸陵坐落在黄土台塬上,并非山地,西汉帝陵选址除考虑传统习俗、风水、稳固政权外,地质条件也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霸陵的选址恰好说明其仍然是按照西汉帝陵传统修建的,并无“异想天开”之举,当然也不会是依山为建的崖墓。
而学界对于崖墓观点的支撑,普遍来自于历史文献中对“西京霸陵,因山为藏”、“霸陵因山不起坟”之说,使考古界对霸陵帝陵墓葬形制认识形成了崖墓说。
西汉实行帝、后同茔的合葬制,若帝陵为崖墓,后陵则不可能为竖穴土坑墓,但已考的窦皇后陵为带封土的竖穴土坑墓。曹龙和杨武站因此认为,帝陵的形制肯定也是竖穴土坑墓,只是没有封土罢了。
从9月1日起,咸阳将开展为期四个月的汉唐帝陵环境风貌专项整治工作,严格管控文物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项目建设,禁止在帝陵周边取土和开山炸石。
取缔相关砖瓦厂、石灰厂
据介绍,这次整治活动从9月1日起至12月30日结束,工作的重点是对汉唐帝陵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以及有可能对帝陵整体环境造成破坏的周边地区深挖取土、开山炸石作业进行全面清理,取缔相关砖瓦厂、石灰厂,严防对山体、陵体、植被及整体风貌继续造成破坏,已遭到破坏的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进行恢复。严格管控文物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项目建设,对未履行审批程序私自建设、违规建设的项目进行取缔。严格控制建筑风格和建设规模,防止破坏帝陵的环境风貌,确保文物绝对安全。
同时,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安技防设施,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做好汉唐帝陵保护基础性工作,教育引导市民树立文物保护意识,防止群众耕种农田、平整土地、宅基地改扩建、用土取土、生活垃圾堆放等对文物遗址造成的破坏。
各县市区按要求落实整治
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对汉唐帝陵环境风貌整治工作牵头总抓,各相关县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按照要求任务,专门组织力量,落实整治工作。
根据要求,这次整治中,秦都区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区和建控地带日常管理,严防产业项目、农业生产对平陵整体风貌造成破坏;渭城区西汉帝陵高度集中,要加强对长陵、安陵、义陵、渭陵、延陵等保护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活动的监管,防止深挖作业威胁文物安全;兴平市要加强茂陵建控地带内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管和卫青墓的日常管理;乾县要对乾陵、靖陵地表石刻进行加固扶正;礼泉县要对建陵、昭陵保护区环境进行整治,加固扶正地表石刻;泾阳县要防止贞陵、崇陵开山炸石活动死灰复燃,注意防范机耕作业对石刻造成破坏;三原县要对献陵、端陵、庄陵、永康陵地面石刻进行加固扶正,严防田野石刻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