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清代古屋年久失修成危房
来源:河池网 作者:冯敏桂 何涛 日期:2015-8-18
去年2月,3户人家向政府申请资金,要求对祖屋进行修复或重建。
潘干文称,因为镇里资金紧张,没有能力对老屋进行修复,但已经向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反映情况。目前镇里首要的工作就是动员还住在危房内的村民先搬出来,并对房屋做好安全警戒、提示工作,让群众绕道而行。
今年48岁的覃正权称,自己的爷爷以前给这户地主家打了一辈子的工,所以土改时期分到了其中的一间房子,自己就在这里出生长大。由于年代久远,横梁逐渐腐朽老化,屋顶瓦片掉落严重,以前晚上睡觉时总是提心吊胆。后来,他获得危房改造的指标,并多方筹措资金,在祖屋旁建了一栋3层楼高的水泥楼房。去年3月,他终于告别百年老宅,搬进了新房。
虽然搬离了祖屋,覃家会、覃正权每天仍到祖屋周围转一转、看一看,查看房屋破损情况,并严防小孩在附近玩耍。而他们为了预防村民靠近房子,遇到突发事故,还在古屋墙上张贴“预防告示”。“如果有村民挨砸了,肯定会先来找我理论的,我不得不小心啊,今天雨下得特别大,右边房顶又垮了一半。我想覃志全家的房顶估计也撑不了多久啦!”覃正权面色沉重地说。他希望上级部门能尽快拨付资金,对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屋进行修缮和保护。
文物部门回应:资金紧张,无法及时修缮,动员住户先搬出来
金城江区文广局局长覃宇雷回应称,因为拔贡覃氏民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而目前区里财政紧张,暂时没有资金来对其进行修复。去年局里接到拔贡文广站申请10万元的修复资金报告后,就及时向区政府反映情况,申请拨款修缮,但一直没有批下来。
覃宇雷称,目前该区共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个,都没有专项保护资金,就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河池镇的红军标语楼,区里每年拨付下来的保护资金也不到1万元。该区的文物保护,目前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
覃宇雷建议,因区里资金紧张,鼓励村民自筹资金对房屋进行修复。文广局已和拔贡政府沟通协商,动员危房内的住户先搬出来,找地方安置,并对危房做好安全警戒、提示工作,首先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