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莆版古民居遭蚁害 破坏严重
来源:东南网  作者:陈盛钟 马俊杰  日期:2015-7-17

衙后路、大路街一带古民居多为砖木结构,易受白蚁侵蚀

遭到白蚁侵蚀,住户很担心房子的安全

古民居的楼板及木构件遭白蚁严重侵蚀

    位于莆田荔城区镇海街道的县巷、大路、衙后、后街、庙前和坊巷等六条古街,街道总长约1128米,这里有着连片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位于衙后路的林扬祖故居是莆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坐南朝北的大夫宅邸占地15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并列式空间布局,气势磅礴。林扬祖为清咸丰年间陕甘总督,是清代职位最高的莆田籍官员。林扬祖故居保存较为完好,不过,如今,这座砖木结构的大宅遭到白蚁严重破坏,住在这里的林氏后人整天提心吊胆。

    昨日上午,记者在林扬祖故居内看到,大厅内有多处立柱、承重横梁等木构件有明显的白蚁侵蚀痕迹,而部分居室的木柱、木地板等木构件已被完全蛀空,摇摇欲坠,只能暂时用木板、砖块等固定住。

    位于庙前路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也遭受白蚁危害。大宗伯第是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第,建成于1592年,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质结构,加上门房、护厝,共有大小房间一百多间,俗称“百廿间”大厝,是明代一品官典型的府第豪宅。记者看到,民居大部分厅堂的木柱旁都支撑着一根新柱。

    “这些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遭受蚁害已久,之前也曾治理过,但白蚁并没有灭绝。”居住在林扬祖故居的一名林氏后人说,白蚁繁殖速度惊人,如不尽早治理,房屋主梁及承重柱一旦破坏,必将引起房屋整体倒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危及住户的生命安全。

    “很多木柱都被白蚁侵蚀,只好在旧柱旁加一根柱子支撑。”居住在大宗伯第的陈老伯说,之前他们也请人治理过白蚁,但效果不明显。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这两座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外,六条古街上数百座古民居大多遭到不同程度的蚁害。“如果再不加以灭治和保护,这些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古民居可能在将来坍塌消失。”当地一名住户表示,这一带的古民居连成一片,而白蚁蹿来蹿去,要想彻底解决蚁害问题,就必须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片进行整治。

    部门:将请专业机构彻底治理蚁患

    莆田市白蚁防治科技协会会长颜献儒告诉记者,莆田市多为盐碱地,气候湿润,适宜白蚁生长繁衍。目前,全国有白蚁370多种,莆田市发现的有家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等数十种。其中以家白蚁数量最多,其主要对房屋建筑、家具、绿化树木等造成破坏。颜献儒表示,为从蚁口拯救六条古街古民居建筑遗产,必须加大治蚁防蚁工作力度,还要做到群防群治与专业防治相结合,及时发现和消灭新生蚁患。

    荔城区文体局文管办刘主任介绍,县巷等六条古街所在的区域确实有数百座古民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只有大宗伯第和林扬祖故居,而两座古民居都属于私有财产。根据《文化保护法》相关规定,非国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只能由其产权所有人负责管理、修缮,文管部门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六条古街所在的长寿社区居委会主任方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也曾申请维修资金,用于大宗伯第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也请人治理过白蚁,但如果要对整个片区进行全面整治,尚无足够资金。不过,目前已考虑由居委会牵头,编制整体白蚁防治方案,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另外,居委会、居民也出一些钱,邀请白蚁防治专业机构来进行彻底的治理。

编辑:樱花
名称兰州西关清真大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张爱玲故居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山丹大佛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色达古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松口古镇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噶丹寺

类别寺观建筑
 ·“中国考古01号”首航南海 考..
 ·酒泉肅州發現10座漢代墓葬 搶..
 ·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文物在汉..
 ·伊拉克古城哈特拉2000年历史..
 ·刘时进调研保靖魏家寨西汉古..
 ·塔什干:神秘的丝路古城
 ·新疆霍城县惠远古城出土两块..
 ·济宁市国有可移动文物达51万..
 ·“七三一”陈列馆增436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