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南宋古城墙现身朝天门嘉陵江边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李晟  日期:2015-6-10

朝天门附近,重庆古城墙发掘现场。 甘侠义摄

发掘现场清理出来的瓷器碎片。甘侠义摄

城墙填充物中清理出来的汉代墓砖。甘侠义摄

古城墙体内,使用鹅卵石进行填充。甘侠义摄

宋明两代古城墙遗址。甘侠义摄

    重庆历史上有4阶段筑城,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南宋时期彭大雅所筑的重庆城,在彭大雅“不把人当人看,不把钱当钱看”的筑城思路下,冒着战火修筑而成的牢固宋代城墙,挡住了蒙古铁骑数十年的进攻。

    数百年岁月过去,当时牢不可破的宋代城墙,一度消失在了时间的车轮下,让人无处寻踪。昨日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首次对外公布,在考古专家坚持试掘过程中,主城首段宋代古城墙的遗址出土,现身朝天门的嘉陵江边。

    宋代城墙:条石规整排列

    这段首露真容的宋代城墙,位于重庆城九开八闭十七门的朝天门和西水门之间。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西水门至朝天门古城墙遗址考古试掘现场的工作人员蔡亚林介绍,为期一个月的前期考古试掘工作,揭开了140米长古城墙的神秘面纱。让考古专家们惊喜的是,在试掘现场,不仅发现了明代戴鼎所筑的明城墙,还首次发现了南宋时期彭大雅所筑的宋城墙。

    究竟两段城墙长什么样?蔡亚林说,与电视里我们常见的北方砖砌城墙不同,重庆的城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建成,随处可见的巨大石块,就成了修筑城墙最好的原材料。

    蔡亚林说,宋代城墙的墙宽达到了近十米,采用的是内部夯土夯筑,外部包裹巨石的方式砌筑而成。800多年时间过去,城墙外立面包裹的巨石上,细密的錾痕仍然清晰可见。虽然是战乱时候所筑,但宋代城墙并不是仓促之作,城墙上砌筑的每一块条石都是规整的有序排列而成。

    明代城墙:既御敌又防洪

    在宋代城墙之外,明代城墙紧贴而筑,蔡亚林说,明代城墙比宋代城墙更高更宽,它完全将宋代城墙包裹在了自己的“身体”之中。但相较于宋代城墙,明代城墙的外墙所砌筑的巨石却不如宋代城墙规整,大小不一的巨石以钉砌的方式码放,筑起了明代城墙的外墙。

    蔡亚林说,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沿江而建的重庆古城墙,除了防御外敌的常见作用外,还兼具了防洪堤的功能。“我们在明代城墙的底部,发现了明显的淤沙层,这说明,重庆的城墙曾经抵御过洪水的侵袭。”蔡亚林说。

    蔡亚林说,他们勘察了淤沙层内部的古城墙后发现,城墙的保存状况非常好,“这说明,重庆的古城墙完全经受住了数百年时间里的各种程度的洪水肆掠。”

    女墙:建筑消失街道犹在

    站在宋明城墙遗址顶部,巨大条石砌成的女墙(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清晰可见,可女墙上的墙垛等建筑物却无迹可寻,但古城墙上的顺城街现身。蔡亚林说,城墙上的顺城街是用巨大石板铺成的路面,在顺城街靠近内城的部分,他们还发现了内径38厘米的石质排水沟。在顺城街的石板之下,就是层层夯筑而成的城墙夯土层,考古工作者发现除了泥土之外,因地取材的巨大鹅卵石也夹杂其中,而越靠近城墙顶部,夯土里的石头就越细小,它们层层相叠,成为城墙牢不可破的重要原因。

    城墙的外立面由下至上砌满了巨石,那么城墙的内立面呢?蔡亚林说,顺江依山而建的城墙,内立面直接就利用了山体,只在极少部分使用了巨石包裹。

编辑:樱花
名称噶丹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陈家大院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梅肖唯古墓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意想不到的美国!看美国古老建筑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山西七成古代壁画存险情 陇晋两省合"开药方"治患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四川800年石塔或藏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类别寺观建筑
 ·“中国考古01号”首航南海 考..
 ·酒泉肅州發現10座漢代墓葬 搶..
 ·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文物在汉..
 ·伊拉克古城哈特拉2000年历史..
 ·刘时进调研保靖魏家寨西汉古..
 ·塔什干:神秘的丝路古城
 ·新疆霍城县惠远古城出土两块..
 ·济宁市国有可移动文物达51万..
 ·“七三一”陈列馆增436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