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营造 >> 寺观建筑 >> 正文
探秘邯郸古迹之四千年响堂寺
来源:邯郸日报  作者:曹璐 郝群英  日期:2015-5-18

北响堂石窟大佛洞内的释迦牟尼坐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

北响堂石窟内据传为鲁班老婆之手印

北响堂石窟的莲花焦叶双佛洞

南响堂石窟的槐抱柏

南响堂石窟的千佛洞内的飞天浮雕

位于南响堂石窟的一座八角七级的宋代古塔,俗称为红塔

    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我市峰峰矿区响堂山的山腰。响堂山又叫鼓山,它是太行山的一条支脉,因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最初开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代,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目前,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主要以北齐开凿的三大窟——大佛洞、释迦洞、刻经洞为代表。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堂寺由来

    游览响堂寺,首先映入您眼帘的便是常乐寺了,这个寺始建于北齐,在唐代就成为了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但这个建筑群曾遭到严重的破坏。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鼓山上为啥好端端地凿出一组大型的佛像石窟呢?这得追溯到1400多年以前。当时,东魏、北齐定都在邺城(今临漳)并把晋阳(今山西太原)定为陪都。那时的北齐对佛都特别推崇,将佛教奉为国教,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邺城也成了北方的佛教中心。由于这个鼓山位于太行山东西交通要道,就成为北齐王朝在两都往来的必经之道。接着,高洋帝就选了这块景色怡人的风水宝地——鼓山,开窟建寺,营建行宫,建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响堂山石窟艺术。继北齐后的隋、唐、宋、元、明都有续凿。所以后世誉响堂山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缩影。

    不过高洋帝修建这个石窟寺还抱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借此维护他的统治,成为历代皇家陵寝。据说,高洋帝的父亲也就是高欢帝就葬在山上的石窟洞里。

    大佛洞

    我们先去大佛洞欣赏一下吧,这个洞是南北响堂寺所有造像中最宏伟的一个,位于石窟区的北端,俗称北洞。窟高11.6米,宽12米,进深约12米,窟门上方开明窗三个,以便采光,窟内是方柱通顶,并且三面开龛。

    龛内造像都是一佛二菩萨,这个造型就是佛经里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题材。人们正眼所看到的这一组佛龛像就是现在佛,此坐佛高达3.5米。佛像雕刻非常精美,上有莲花、流云、天龙、火焰纹等。再往上看龛的外形非常美观,学术上称它为帷幕帐形龛,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蚊帐形状一样,连那种帐帘下垂的感觉都在这种沉重石刻中表现出来了。最下面的就是基台上的风、水、树、象等十神王,三面基台上都有。

    由左左到到右右您您还还可可以以看看到到,,墙墙壁壁上上刻刻了了1616座座覆覆

    体式的塔形窟,这种窟的造形奠定了北齐一代的石窟风格。龛内的坐像也大多是后来补刻进去的,雕刻的菩萨脚尖微微点起,大有细腰斜躯三道弯的动态美。此处再往前走是一个宽2.4米的通道,这个通道是古时礼佛用的(古时念经是绕围而行)。过了通道,可以望见壁顶有未刻完的大小不一的小佛像,这就是千佛题材,墙壁上也刻满了小型塔龛。

    据讲解,在这里可找到高欢灵葬之谜底所在。从右至左数,一面柱子顶的第三个小佛龛是空洞,传说这就是高欢的灵柩之位。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只有位居中央才能显示出他的尊贵和地位至高,为什么高欢的灵柩却葬在这个位居北侧的大佛洞,而不选区中洞呢?

    相传高欢的二儿子高洋在开此窟以前就请数十位风水先生查看了风水,最后把真正的陵址选在漳河之西,为迷惑民众,高洋帝又据风水先生在鼓山风水宝地位居龙脉的说法,在北区开凿了高欢的疑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当时佛教发源地的一些传统风俗影响,他们认为帝即是当今如来,位北则属高位,涅槃之位。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个北洞自然而然就成了高欢灵葬的最佳位置了。

    释迦洞

    释迦洞,俗称中洞,始凿于东魏末北齐初,也属中心方柱正面开龛形,该洞平面方形顶,分前廊后窟两部分。廊前的四根八角列柱雕刻设式十分工整,中间两根柱础雕成雄狮。窟外两侧各有一手持金刚杵的天王像,临近门口两侧各有菩萨一尊,它的造型风格由北魏的俏瘦清丽发展成为北齐的健壮厚实,形成了承前启后的新风格菩萨的雕刻。迎面的主尊佛也是如来佛,两边是二弟子二菩萨、护法狮等,周转基台上刻有十神王像,也属帷幕帐形龛。

    刻经洞

    窟群南端的刻经洞,俗称南堂,窟门前置四柱三间前廊。窟檐的雕刻仿木结构瓦顶,覆体顶部雕三枝火焰珠顶塔刹。窟门两侧各雕坦胸露背力士一尊,那种肌肉丰健、体格强壮的感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窟门拱形的内侧雕刻忍冬纹和联珠纹,花纹属响堂寺独有,其余地方没有。这个前廊壁上、窟内壁上都是北齐晋郡开国公唐邕所刻的四部佛经,这是刻经洞的由来。窟内造像属三面开龛三世佛题材,正面主尊还是释迦牟尼,旁边是四弟子二菩萨。这窟内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就是这个方形顶,上面刻的是莲花藻井,雕刻非常之精细,衣服纹饰的雕法也有了“曹衣出水”的动感。

编辑:樱花
 ·“中国考古01号”首航南海 考..
 ·酒泉肅州發現10座漢代墓葬 搶..
 ·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文物在汉..
 ·伊拉克古城哈特拉2000年历史..
 ·刘时进调研保靖魏家寨西汉古..
 ·塔什干:神秘的丝路古城
 ·新疆霍城县惠远古城出土两块..
 ·济宁市国有可移动文物达51万..
 ·“七三一”陈列馆增436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