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文物古村落”挡了谁的路
来源:新京报  作者:燕农  日期:2015-4-14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拆迁后,只剩下两处文物建筑。峡窝镇刘姓官员称,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保护的背景下,当地官员还说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存在。“修路为啥不能绕开?”村民的不解之问,也是舆论的疑问所在——“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到底挡了谁的路?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像镇江“千年粮仓”、青岛双山水塔等文保单位,也在“误伤”、“偷拆”中,化为一地瓦砾。每处被“误伤”的文物,背后归因各异,但无外乎是挡了地方规划或城建政绩的路。

    《文物保护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多方的责任与义务,却是牙齿不利甚至没有牙齿。譬如,造成文物灭失、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罚款。如此处罚力度,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几乎就是挠痒痒。

    文物毁坏仅仅止步于个案惩处,显然无力遏制不可移动文物消失的速度。甚至于,再严厉地批评地方政府的短视与急功近利,根据既往经验,似乎也意义寥寥。当务之急,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度设计,改进文物保护的监督与问责机制。
编辑:樱花
名称盐城名人故居——郝柏村故居

类别市(地区)文保单位
名称黑龙江伊春天龙禅寺

类别古建空间
名称衍福寺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黎平会议会址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西湾村古民居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香水庵

类别总体布局
 ·刘时进调研保靖魏家寨西汉古..
 ·塔什干:神秘的丝路古城
 ·新疆霍城县惠远古城出土两块..
 ·济宁市国有可移动文物达51万..
 ·“七三一”陈列馆增436件珍贵..
 ·17家文博单位参展 丝绸之路文..
 ·渭南博物馆主题展览年内亮相..
 ·巢湖岸边将复建百栋古宅
 ·阆中惊现摩崖造像开凿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