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512/2015122492231275.jpg)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新疆和田策勒达玛沟壁画。李娟 摄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512/201512249231436.jpg)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新疆和田策勒达玛沟壁画。李娟 摄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512/2015122492329780.jpg)
98块新疆和田策勒达玛沟壁画“重生”李娟 摄
国家文物局重点保护专项“新疆和田策勒达玛沟壁画保护修复项目”结项评审会议在新疆博物馆召开。
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自古是西域佛国,而策勒达玛沟为和田地区佛教遗址分布最为广泛之地,其出土各类佛教遗址,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首屈一指。2002—201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当地陆续发掘了一号遗址(佛塔)、二号遗址(佛殿)和三号遗址(僧院)。此次在新疆博物馆召开“新疆和田策勒达玛沟壁画修复保护项目”结项评审会,就是针对这些年陆续从该遗址群出土的壁画珍品。
该遗址保存了中国乃至世界所发现的中古时期最小的佛塔,佛寺虽小,但保存之完整、壁画之优美、雕塑之精湛、佛堂之典雅都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境界。以达玛沟佛寺为代表的和田地区各佛寺遗址中出土的壁画、雕塑,即是于阗画派的源头作品,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于阗画派的影子,使于阗画派绘画艺术没有从厚厚的历史长卷中真正消失。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