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台怀镇中心那些飞檐交错、鳞次栉比的寺庙群相比,殊像寺扼守台怀镇南大门,独享凤林谷的山清水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殊像寺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重修,主殿文殊殿内供奉着一尊高达9.87米的文殊塑像,是全五台山最高大的文殊塑像。传说当年塑像时先塑好了文殊菩萨的身子和坐骑狻猊,菩萨头部却怎么也塑不满意,工匠们一筹莫展。一天工匠正在揉荞麦面做饭,突然看见文殊菩萨在空中显灵,情急之下只好用手中的荞麦面捏出了菩萨的真容,却正好与文殊的身躯配合得天衣无缝,于是荞面头菩萨就成了最受推崇的文殊塑像。抛开工匠们自我炒作的因素不谈,这尊塑像的确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那酷似狮子的狻猊,绿毛红鬃,昂首欲吼,蓄势待发;文殊菩萨则面容安详,神态自若,与狻猊的刚猛形成一动一静的对比。

寺前平台位于半山,地势轩敞,视野开阔,远看层峦叠嶂、千岩竞秀,近观亭台楼阁、绿草萋萋,山风徐来,听松涛阵阵,深秋将至,闻归鸿声声,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有御风而行之冲动。这时如果有位高僧在旁将佛法精义娓娓道来,俗人就此抛却红尘也说不定。可惜斯时在我身边的那位小师傅,却枯坐石凳,一言不发,微蹙眉头,若有所思,唉,也罢也罢,出家人也有烦恼,更别说我辈尘缘未尽之人了,还是速速下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