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将原址复原三庙一塔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日期:2014-8-29
位于司空小区南侧的“三庙一塔”,是通州争取补充申报的一个遗产点。“三庙一塔”由“三教庙”和“燃灯佛舍利塔”组成,“三教庙”为儒教的文庙、佛教的佑胜教寺和道教的紫清宫,是全国唯一一座集三教于一体的庙宇;“燃灯佛舍利塔”则是古运河的镇河之塔。按照通州区打造“一片四景”的建设规划,“燃灯塔”将作为运河历史文化景区的核心,被重点保护和修缮。通州区文委副主任杨根萌表示,未来通州将结合大运河的保护和北京副中心的建设,打造老城区内的“一片四景”,包括南大街历史片区、以燃灯塔为核心的运河历史文化景区、以宝通银号为主的商业文化景区、以静安寺为主的民俗文化景区和以潞河驿为主的皇家文化景区。

运河文物待继续挖掘古粮仓成特色遗存
未来,通州将分四个部分对大运河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第一部分是对一定级别的文物进行原址保护;第二部分是对有价值的遗存进行整体保护开发,如在运河岸边的古代“银票铺”原址上,将开发商业文化街区。此外,还将收集老百姓家的零散文物,挖掘地下的门桩、石雕等文物,一旦发现,都将列入文物保护范围。
目前,通州已有不少运河文物被挖掘,如“三庙一塔”的景区内现保存着从运河挖掘的珍贵文物“皇木”。据通州区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周良介绍,“皇木”是在上世纪60年代在运河河底发现的,原有10根,中途7根被破坏,现仅存宝贵的3根。“皇木”,即皇家木材,是明代专为皇室打造家具所用,也是现今罕见的“硬合欢”木材,一根市面价达500万左右。周良介绍说,之所以在运河底能挖出“皇木”,是由于通州北部原有一皇家木厂,发大水时皇木漂入运河。对于“皇木”的保护,目前已达到基本脱水的状态,成为“三教庙”的重要保护对象。
另外,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为了确保粮食运输,即“漕运”的水运工程,大运河一度是元、明、清三代的重要运输渠道,古时北上的漕船,可沿内河直抵首都城区,在河道所及的各码头、泊口清卸漕粮,再分批陆运入仓廒。与运河历史功能息息相关的仓廒,如海运仓、北新仓、禄米仓、南新仓,现今都作为珍贵的实物遗存,成为东城区、朝阳区的重点保护对象。
东城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王芯表示,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几大仓廒,未来也将进一步修缮和开发利用,海运仓由于“八国联军”入京强占被拆,仅存地名,只作为遗址利用;南新仓,由于开发较早,已入选世遗;未来作为办公用地的北新仓、禄米仓廒,将进一步开发,发挥文物价值。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