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了解到,2012和2013年西藏昌都地区共落实文物保护项目共17个,总投资达3.2亿元。文物保护工程的增多和古建维修始终坚持的修旧如旧不仅让农牧民参与文物保护工程创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让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发展。

强巴林寺一角
坐落于西藏昌都地区的强巴林寺,始建于1437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投资达9378万元的昌都强巴林寺维修保护工程于2013年3月开工,项目分为两期进行,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七成左右,预计今年竣工。

由于年代久远寺中一些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负责强巴林寺维修项目的西藏轩辕文物古建筑保护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良国介绍说,工程施工的工匠均为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和昌都的藏族工匠,像维修房顶也是专门运来了“阿嘎土”,由一人负责一平方,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为期一周的“打阿嘎”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工序,像寺庙的彩绘也都是严格按照传统的矿物原料来进行绘制的。
工匠正在按照传统工艺维修墙体
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副局长洛松曲扎介绍:“以维修寺庙的柱子为例,一些柱子底部由于埋在地中近百年已经腐烂,直接换新的出成本来说更省钱,但为了坚持修旧如旧,最大限度的保留其历史原貌,如今是对原柱子进行筑基等方式来进行维修,这样一来需多增加25%以上花费来进行维修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