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对于黄鹤楼这三个字当然是再熟悉不过了,它的知名度就像万里长城一样,既有历史的底蕴又有神秘的色彩,可对于黄鹤楼的来历和故事大家想必就不是那么清楚。
黄鹤楼是在公元223年间修建的,就是那个传说中的三国时代,也是国家的5A级景点,跟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成为“江南三大明楼”,而这座明楼黄鹤楼就位于咱们武汉的长江南岸蛇山风铃之上。
黄鹤楼的海拔高度有61.7米,坐落在蛇山顶,是根据清代的“同治楼”为原型设计的。黄鹤楼一共有5层,总高度有51.4米,建筑面积高达3219平方米,内部是由72根圆柱之称着,外部有60个翘脚向外伸展,而屋面则是用10晚多块黄色的琉璃瓦构建而成的,整个建筑高大雄伟,很是霸气。
1985年建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要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黄鹤楼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就是这24层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非常绚丽,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着,就像是展翅玉峰的鹤翼,整个楼层都绘满了仙鹤的主体,花草、龙凤这些陪衬的图案使得这座黄鹤楼更有灵气。
那黄鹤楼为什么叫黄鹤楼呢,传说是原来的黄鹤楼是修建在黄鹄矶上的,现在的人呢就把“鹄“读作”鹤“,后来就以讹传讹,大家就都这么叫了,还有传说是带有神奇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说是在魏晋的南北朝时期,特别盛行有神仙一说,而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怪力乱神的书本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是在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的比下诞生的,后来又被鲁迅记录他自己的小说里,还有黄鹤楼的原址在湖北武昌的蛇山黄鹤矶头,据说,这个地方本来是个酒店,一个道士在这里画了一只鹤,并告诉这只仙鹤要下来起舞助兴,于是乎,生意就慢慢好起来,过了十年,道士又来到这里,还吹笛子伴奏,伴随着悠扬的笛声,一直仙鹤飞来,道士跨上了黄鹤飞上了天,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道士,就把黄鹤飞起的地方,取名为”黄鹤楼“。
黄鹤楼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都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大雄伟,极富个性,无不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的象征和伦理功能,从黄鹤楼的纵向看就像一只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