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皇家九龙壁藏身青海古寺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郭晓芸  日期:2014-3-31
    九龙壁是中国古建筑中照壁的一种,它是皇权的象征。我国现在存世仅有三座九龙壁,除故宫九龙壁外,另两座分别在北京北海公园和山西大同。鲜为人知的是,我国历史上曾有四座九龙壁,第四座就在青海的却藏寺。

    根据典籍,却藏寺九龙壁的修建时间被定在清道光十年(1830年)。那一年,道光皇帝动用国库,在互助南门峡修建了闻名中外的却藏寺千佛殿。古稀老人阿德成曾经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政协负责编撰文史资料,据他考证,道光皇帝对千佛殿的修建十分重视,“建筑工程浩大,动用国库的金银,耗资巨万。金瓦、大召如来千佛以及贵重建筑材料均从北京用骆驼驮运而来,并派宫廷建筑师实地勘察设计。1935年,九世班禅大师朝拜千佛殿时,曾赞叹道:‘在全国其他地方我都没有见过如此精美壮观的佛殿。’”

    皇家赐建九龙壁

    在南门峡人口中,却藏寺被称为“皇寺”。阿德成先生解释说:“千佛殿墙以红色标志为宫廷建筑,标志着章嘉国师统领全国佛教的权力象征。却藏寺实际是清代的皇家寺院。”

    正是为了与“皇寺”的身份相配,在千佛殿建成后,道光皇帝又下旨在距千佛殿山门外300米处,赐建一座九龙壁。过去,老青海人常说“浪了却藏寺,北京再嫑去”,意思就是“不出青海就能看到具有皇家气派的千佛殿和九龙壁,又何必再跑到北京”,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清代皇帝对却藏寺地位的看重。

    资料显示,山西大同九龙壁属明代洪武末年(1398年),为第一座;北京北海九龙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第二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为第三座;那么,却藏寺的这座九龙壁,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座九龙壁,这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修建九龙壁。

    上覆琉璃瓦,壁座汉白玉

    却藏寺九龙壁毁于1958年。那一年,阿德成已经十几岁了,他清晰地记得九龙壁的模样。“九龙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瓦,整个壁面以蓝、绿两色云水为底,远望,有一种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汉白玉的壁座,在却藏滩的蓝天白云绿树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阿德成先生说。

    阿德成先生还说:“9条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有20厘米,立体感很强。9条龙分布在壁面的5个空间,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两爪踏海水,龙身环曲,将一枚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颌。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弛,四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外侧双龙,一黄一紫,左端黄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爪前突后伸;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二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右端黄龙弓身弩背,张驰有度,腾挪跳跃之体态刻画生动;紫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

    墙体长度超过山西九龙壁

    3月25日,在阿德成先生的陪同下,记者走访了却藏寺九龙壁残基。

    这是一段破败的土坯墙,壁面朝南,壁座长32.6米,宽4.5米,高1.5米;壁身长30米,厚1.9米;通体残高7.3米。背阴面,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借助风力在壁顶黄土中扎根的那些不知名的枯草,随风摇摆,壁面上干枯的苔藓,用手轻轻一碰就会掉落下来。这种萧瑟,与阿德成先生描述的“气势恢宏、金壁辉煌”截然不同。

    那些被拆卸下来的彩色琉璃龙骨等文物早已不知去向,除了这段残存的壁身内墙,记者还看到了从附近村庄征集来的4块砖雕,每块厚约10厘米,三块为正方形,一块为长方形。其中两块砖雕上还能清楚地看到红蓝两色,龙鳞、云水纹等图案,雕工精美。阿德成先生说,却藏寺九龙壁一共使用了270块砖雕,因为设计的需要,每块砖雕的图案不尽相同,但都雕工精美、造型生动。这些砖雕既保留了西北地区砖雕浑厚大气的工艺特色,又不乏中原地区砖雕精密细致的艺术情趣,堪与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媲美。

    考古专家通过残存的墙基推算,却藏寺九龙壁的墙体长度要超过60米。山西大同的明代九龙壁长50米,如此,却藏寺九龙壁有可能比山西大同的长,按建筑比例,壁座加上壁身和庑壁顶,那高度也就比大同的九龙壁要高了。

    残基还能屹立数百年

    却藏寺九龙壁为沙土与石灰夯筑而成。虽然残留的壁基已历经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仍然坚固无比,甚至拥有水泥般的质地。随手捡拾起一块玻璃,使劲削刮,也难在表面留下刮痕。

    据当地老人讲,这是因为建造过程中采用了一种特殊工艺,将过了筛的细土蒸到一定温度和湿度,取出来均匀地铺撒在墙基上夯实,每个夯土层厚达14厘米,再在上面敷一层1厘米厚的由生石灰、糯米浆和成的黏合剂,再筑一层土,这样筑成的墙基干透后凝结成“铁板”一块,防水防渗防风化,听说比水泥还坚固。“每一次中间铺撒的这层石灰,既可以防潮吸湿,又可以对整座壁体起到牵拉作用。”

    在这段残坯里,记者还发现了几根碗口粗的柏木,丝毫没有经风历雨之后的腐朽之感。阿德成先生说,这些柏木都取材于南门峡,其木质之坚硬程度,完全可以与现代建筑所使用的钢筋比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整座九龙壁更加坚固、结实。

    有了如此坚固的壁基,难怪当考古人员现场勘察时,会建议在此段残坯的基础上,重修一座九龙壁,而不需另址建造,“考古专家说,这段残坯至少还可以屹立几百年!”阿德成先生说。
编辑:樱花
 ·全国最大的徽派建筑群将亮相..
 ·疯狂的民国长沙文物大盗卖
 ·北山古建筑群或打造文化古街..
 ·雪域高原谱新篇
 ·犯下命案后潜逃17年被抓
 ·故宫拟在每年淡季选择2天免费..
 ·深圳一仿古建筑遭业主违建“..
 ·荆州纪南城因在纪山之南而得..
 ·阐释殷商至隋唐逾四千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