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匿在山间雾中的缆车
山不在高,有佛则灵。相传元大德年间,开山祖师莫子渊遁梦意从临安弃家至此,琢石为佛,依崖而建寺庙。早闻江南悬空寺的美丽传说,今天有幸踏上这片来自天上的寺院,寻找莫子渊梦中的悬空色彩。
去大慈岩的路上,天空中还飘着些许春雨,挟带着层层薄雾。从缆车上向外望去,宛如仙境。
大慈岩海拔586米,主峰险峻挺拔、雄伟奇峭,外形酷似一尊惟妙惟肖的天然石佛。五官清晰,形象逼真,未经过任何人工雕琢,不愧是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自然景观,听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专家亲临考察,鉴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天然立佛,称“中华最大天然立佛”。

双面弥勒佛坐看山峰
登上那斑驳青石板,脚下的缝隙直接能看到下面的山林,薄雾中的悬空寺,更增添了一丝仙气。
接近山顶悬崖绝壁处建有大慈岩寺,殿宇建筑一半嵌入洞腹,一半凌架悬壁与长廊相接,融悬岩寺宇为一体,故又称“江南悬空寺”。清《寿昌县志》载:“著名形胜之寺,傍岩建筑,岩高数百丈,四面玲珑,宛如民屋,内有石笋从地涌出,元大德间,临安人莫子渊弃家于此,琢石笋为佛,号大慈岩。”又据《赤姑叶氏宗谱》记:“五代同光二年叶屏因父病重,百药无效,慕名前往百里外大慈岩拜佛。”

悬空寺长廊直插云宵
来到主殿地藏王大殿,大殿依山建于洞穴中,它一半凌驾悬空一半嵌入岩腹,颇为奇险壮观。远望则有凌云欲飞之势,近观则古树、山川湍流、飞瀑尽收眼底,仰望则危岩、绝壁冲天际,俯视则“足底悬崖恐欲崩”。而栈道悬浮、长廊勾连、亭榭危立、铁索凌空,无不张扬着“悬”的惊险、“悬”之奇妙,叹造化神秀,岂一个“悬”字了得!难道这就是莫子渊梦意中的悬空色彩?
来到悬空寺,不能不去悬空湖。悬空湖被灌木和草包围起来,湖水透着翡翠绿,那种浓厚的色彩让人看不出湖水有多深,相反,有着摄人心魄的诱惑,让我移不开眼。而在四周弥漫的水雾,让我仿佛置身仙境。我想,瑶池赴会也不过如此把!

悬空湖
亲眼见到顶礼佛像,不得不敬佩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在山腰建起了这座天上的寺庙。而建德特有的多雾气候,也让这座江南第一悬空寺如身处仙境,云雾缭绕、鸟语絮絮、水声潺潺、树木苍然、山风习习,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