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深圳古庙会面临传承之困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期:2014-2-17

“三月三”庙会

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大巡游八仙过海

    一拨拨香客前来,燃香磕头,虔诚祈祷。平时香火就旺盛的西乡北帝古庙,到了春节,很多信众更是排队敬香。庙内进门右侧的一间办公室,古庙理事会的组成人员不得空闲,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临近,从筹资到具体事务,方方面面都要去操办。年前,这一深圳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被列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4月,获评宝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庙会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从西乡最繁华的步行街走进去,行至三岔路口的真理街,抬头望去,一方高大牌坊呈现在眼前,上书四个鎏金大字:北帝古庙。现在,古庙成了一处地标。与古庙一起盛名在外的是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

    对于西乡古庙,《新安县志》有详细记载。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也称北极玄天上帝。在道教的传说里,北帝是统管北方统领所有水族之神,是北极星的化身,可指引船只航行于正确方向不迷失于海,而西乡靠海,原住民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自然对水神产生崇拜。因此,北帝古庙的香火一直非常旺盛。

    北帝诞庆从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七开始(即北帝爷的“出位”日),至三月初二抬回北帝庙“复位”,再一次祭拜后告终。三月三庙会为北帝贺诞而设。古庙有块残存的石碑,碑文记载,西乡北帝古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37年),距今有47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北帝的诞辰,古庙要举行盛大庙会予以庆贺。

    嘉庆年间《新安县志》记载,当时南头附近有北帝庙,与孔庙、关帝庙并列为官方认可的庙宇。因此每逢“三月三”,当地居民要在这里举行大型庙会和娱乐活动,庆贺北帝诞辰,祈求天下安定、五谷丰登、百姓安泰、盛世太平。历经470多年的历史变迁,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活动不但没消亡,反而以其旺盛生命力延续至今。现在,“三月三”庙会活动已成为西乡本土一项最热闹最重大的民间文化活动。

    庙会重现北帝出巡盛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庙会中断。直到1992年北帝古庙重新修缮,得以光复庙会。

    “三月三”庙会,在西乡远比过年热闹。近80岁高龄的古庙理事会理事麦根回忆,在他幼小时庙会非常热闹,其父曾参与在北帝古庙门前修建西乡大剧院,为的是庙会唱戏之用。上世纪50年代庙会时断时续,至“文化大革命”时彻底中断。

    每年“三月三”庙会,一般是农历二月二十七开始,逢大月份就二十八开始,连续9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例如迎请北帝、大巡游、大盘菜宴、请戏班子唱粤剧、表演木偶戏等。每年庆典活动基本固定。以迎请北帝拉开序幕,北帝公被抬出庙堂端放在准备好的大轿里,“亲自”出巡。一大群身穿节日盛装的群众抬着北帝公像从北帝古庙门前出发,随后是飘色队、龙凤队、麒麟队、醒狮队及一些西乡民俗风情表演队伍,一路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热闹非凡。整个巡游差不多历时3小时。

    据张罗这项活动的北帝古庙理事会老人们介绍,前年的巡游队伍有6000人参与,西乡街道辖区几乎所有社区居委会组队参与,去年虽然只有约2000人参与巡游表演,但现场颇为热闹,引来四乡八方不少居民围观。

    吃大盘菜也是庙会一项内容。每年都有香港西乡同乡会、新安同乡会、香港长洲宝安会所等机构组织的900多名港澳同胞与当地居民同吃大盆菜。庙会这根纽带把大家联结在一起,当然,他们也是庙会活动的捐款赞助者。

    出生在西乡的香港西乡同乡会会长黄镇威每年都会到场。在他看来,庙会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和小伙伴们逛庙会也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三月三”庙会是西乡的传统文化,举办庙会一方面可以弘扬民俗文化,营造浓郁的乡情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凝聚居民向心力。

    三月三庙会增加现代元素

    2010年4月,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被列入宝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古庙在牌坊入口竖了石碑,而且找到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古庙理事会会长黄镇光。“出生于当地,为人正直和蔼,热心社会公益,对庙会传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开展庙会文化传承工作,推动古庙以及庙会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官方如是介绍他。

    之所以被列为传承人,与黄镇光父亲有关。1992年,其父张罗重修北帝古庙。举行一届庙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说。黄镇光说,差不多要在年前开始筹备,每个事项具体落实到理事会成员,分工明细。经费是最头痛的拦路虎,请戏班子、大盘菜、巡游等,按照现在物价,每届庙会差不多需投入100万元。费用从何而来?政府象征性拨点,一部分来自庙里的香火钱,大头还得靠捐款,如西乡本地商会,西乡在港的同乡会。三月三庙会固然热闹精彩,但没有钱,一切无从谈起,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人力投入也不菲,搞次庙会,光投入人力就要过百人。67岁的冯广淦是西乡北帝古庙会的理事会成员,每次他让儿子当北帝的“轿夫”,孙子则在巡游队伍里负责举旗。

    庙会也在改良。去年巡游增加部分内容:时尚的歌舞队。庙会年年搞,除保留传统内容,如何办得既好看,又不会审美疲劳,也是黄镇光苦苦琢磨的难题。

    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套路流程,三月三庙会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事项:抢花炮。但是,显然当今很难实现,深圳已禁放烟花爆竹,加之古庙大门前空地空间狭小,存在安全隐患,“抢花炮”的传统已难以复原。黄镇光说,当地老人建议形式创新,如控制参与人数,各社区选择两名代表参与。或者“抢炮”改为抽签,以此让“抢花炮”的传统仪式予以重现。但今年的庙会依然不会出现“抢花炮”,让55岁的黄镇光多少有些抱憾。

    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馆员苏米娜对西乡庙会观察研究多年。在她看来,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保留众多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研究民间传统习俗和生活状态的重要依据。宝安区文体旅游局调查显示,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规矩”等礼仪不得不简化或取消,久之将失传;理事会人员年龄老化,年轻人信仰淡化,后继缺人;参与队伍中的飘色队,龙凤队,麒麟队等均外请,花费可想而知,也说明本地缺乏人才;“打炮”和“抢炮”仪式被简化了……庙会的濒危现状不容忽视。

    民俗知识

    抢花炮

    包括“抢炮”、“领炮”、“还炮”等,这是原西乡地区较为流行的风俗,寄托人们对大吉大利、享受幸福的渴望情怀。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午,附近八乡村民云集而至,在西乡河边大沙滩上举行抢炮活动。旌旗招展,鼓炮齐鸣,每当箭炮冲天,带有编号的炮花从天降落时,人们如潮水般涌至炮花落地处,争抢到带有编号的炮花后,可到北帝庙“领炮”,即领到与炮花编号相同的工艺镜抬回家供奉。来年农历二月二十八,又把“炮”抬回北帝庙,名为“还炮”。

编辑:菩提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