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丹青绘钱湖
每当看到水墨丹青,总觉得写意很美。直到第一次来到宁波,邂逅东钱湖,看云蒸霞蔚、水软山温,湖光山色自在浑融,朦胧的烟雾恰似泼墨晕染,我才明白那写意的笔调中泼洒的亦是真实。
难怪古人最喜漫游,北走幽燕河陇、南游荆楚吴越,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不是亲睹这“西子风韵,太湖气魄”,又怎会知晓凡尘俗世中竟有这样一方自在仙境。在这里,天地为纸、造化为笔、岁月为墨、智慧为意。东钱湖的山川形貌、风土人情,都在历史的陈酿中,凝练成一幅旷世佳作,摹绘在每个游人的心墙。
堪称山水画一代宗师的黄宾虹先生以其慧眼卓识,将水墨画的笔法归结为“平、圆、留、重、变”。短短几个字概括了水墨画创作的精髓,寥寥几笔就可以让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看来,想要在心中用水墨丹青绘就东钱湖的风貌,自然也离不开这样的笔法。
“平”,讲究用力均匀、如锥画沙。这样的笔法最适宜用来勾勒东钱湖的轮廓。行在东钱湖,你既能看到碧水蓝天、叠翠峰峦,也能看到活力四射的单车驿站、皮划艇码头,你既能看到清风古刹、石像石刻,亦能看到现代化的温泉旅馆、高尔夫球场。这里囊括了自然、人文、宗教、艺术的精髓,集古朴与现代于一身,是一处天人合一的人间净土,拥有一种植根天地、包罗万象的大美。
“圆”,重在弯弧挺刃、纯化自然。用这样的笔法描摹东钱湖的水木明瑟、风月无涯可谓恰到好处。东钱湖的风光很美,但并非是那种惊艳到盛气凌人的美感,而是一种舒缓平淡、清新自然的美。行走在东钱湖边的古镇,栉密的青瓦,胭红的墙壁,隐没林间,有一种雨后的素净,水畔的八角亭道着江南的委婉,山上的石径路蜿蜒着水乡的情怀。近处颇有年岁的建筑,飘散着人间烟火的味道,远处的湖光山色浑融出一片微远苍茫的景致。举目处,一汪碧波在拂面的微风中荡漾出粼粼波光,抬望眼,苍莽的山色绵延舒缓,与自在的丛云一道构成了这天地间最让人神怡的色彩。
“留”,力求清爽不滑、厚重不滞。用这一笔法点染东钱湖自在安闲的气质,自有一番妙处。东钱湖是湖泊休闲的胜地,来到这里除了漫步湖畔、品味美食,还需去一趟福泉山,品新茶、观日落,偷得浮生半日闲。站在山顶,沐浴着醉人的清风,看落日一点点隐没于群岚,晚霞彩带般环绕天际,看夕阳余晖,阴影漫上了叠浪般的茶树。在夕阳的衬托下,各种颜色都鲜亮得迷人,鲜嫩的绿、动人的红、畅快的蓝,美丽的色泽涂洒了整个世界。突然间有种莫名的感动,感动于视野的宽阔,感动于造物的神奇,感动于这方净土包容了我们这些滚滚红尘中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