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撞进路东之怀里的秦封泥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4-11-7
在古陶文明博物馆原馆长路东之去世三周年之际,作为他的妻子,曾经不敢碰触的“如果”又浮现了。如果当初秦封泥没有撞进他的怀里,也许会如许多人猜测的那样,早已被商贩散卖或遗弃。



秦封泥 封泥是古人封缄文书、信件、货物时在封口处用来盖印的泥团,是印章最初的使用遗存。可以说在纸的发明使用以前,中国古代印章都是盖在封泥上的,因而在每一方封泥上都保存着当时的印迹。自清末发现封泥以来,一度受到金石学家、收藏家的特殊珍爱,成为考古探微、补遗证史和研究古代印学与书法的绝好材料。自1995年以来秦封泥的重大发现,则使寂寞了半个世纪的封泥研究再度成为热点。路东之收藏的这批秦封泥基本上涵盖了秦始皇政治体制的各级各类属官,揭示了数十个失载的郡县、宫苑名称,揭示了许多与秦始皇及其秦代文明相关的鲜为人知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从而被考古界、史学界专家称为“秦始皇批阅文书的遗物”,是“统一的中国封建王朝第一部百官表和地理志,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源头档案”。
求大道,抢救千方秦封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路东之就已经在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领域崭露头角,1989年他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开始痴迷收藏和考古。东之曾写道:“梦斋封泥收藏自1987年始。那时候,我正在西北大学读书,我的真正志趣在于小说和诗歌,而秦砖汉瓦渐渐引起我的兴趣。就是在痴心寻瓦的途中,我第一次在一个古怪的农叟家见到了封泥。印象中最初是十多方,后来去求索再三,又得到十多方。我先拿给西北大学刘士莪先生鉴定,回到北京又去谒访康殷先生。其时,康氏《印典》书稿已近尾声,见之大喜,恳请拓以补编,我当即慨允。康氏将"秘书藏府印"、"左户郎中令"等珍品拓下,激动地说,想不到在他苦心经营了三十年的《印典》即将完成的时候,又意外收进几方不是来自书刊资料,而是个人收藏尚未发表的重要封泥。”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