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岩石窟,位于上饶市弋阳县城郊南岩山下,是一座依托天然岩石大洞穴而建的古寺庙。洞内现存石龛40余座,摩崖石刻10余处,依岩环列成半圆形,龛内雕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大士、十八罗汉等佛雕以及宝塔等造型。据中央美术学院金维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丁明夷教授考证:南岩石窟是一座国内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开凿的佛教石窟。因此,它被誉为“中华第一佛洞”。
佛教石窟规模最大
南岩石窟三面红岩环绕,七洞错落相伴,寺随岩架立,不瓦而栋,不檐而藩,宽敞庞大。洞穴最宽达60多米,高30米,进深30米,面积近1800平方米。南岩寺的单窟体积比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大近一倍,形成时间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接近(云冈石窟开凿于460年,龙门石窟开凿于494年,南岩石窟开发于477—499年)。窟内佛雕、石刻风格也与它们的风格一脉相承,这样的石窟在江南极其罕见。
石窟中保存着佛像40尊,均为在洞壁上直接雕凿出来的,分上下两层环列于石壁佛龛之中。其中,主佛像坐高2.5米。另外,洞壁上刻有云彩、花纹、佛教故事等20余处,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水月观音”佛像,是宋代作品,其身形、身段、眼神,在其他寺庙塑像中极为少见。南岩石窟所保留下来的石刻衣冠服饰、建筑形式、装饰纹样等形象,为研究我国历代佛教传播、佛学文化、石刻文化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