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正在进行着,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十年的引擎。一些地方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出发点可能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打造地方特色城镇,但也可能会忽略了这样的行为是否是可持续的、绿色环保的。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古建筑、地方风貌、文化遗产,城市灵魂核心是居民,我们必须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历史风貌,并且融入独特的印记,传承有历史底蕴的文化,而不是建造一幢空壳、复制一些古建,多出许多半途而废的“烂尾”古城。
欧洲在城镇化过程中十分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欧洲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挖掘地方的特色,比如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旅游,就能很好体现台儿庄古城运河文化,既保护了古城文化,又发展了地方经济,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又比如老成都的“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具规模的清代古街道,改造后融入了很多时代的、时尚的、生活的元素。希望在城镇化建设中,更多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走可持续的、绿色环保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推荐阅读:
临川挖掘保护文化资源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江西乐平市百年窑背亭亟待修缮
滁州千年醉翁亭将恢复宋代原貌
苏州出土南宋龙泉窑瓷器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