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救人要紧,保护文物也刻不容缓。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雅安文物部门职工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文物受损情况。目前可知雅安地区各博物馆馆藏文物出现不同程度损毁,部分全国重点文物受损严重。其中尤为可惜的就是雅安的“高颐墓阙”与芦山的“樊敏阙”。
据雅安市文物部门介绍,在这次地震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颐墓阙及石刻的阙体震裂,部分构件震掉在地,附属设施损毁严重。雅安的高颐墓阙,为我国汉阙中保存最完好、雕塑最精美的珍贵文物古迹,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历史学家范文澜都曾在著作中给予高度评价。
芦山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樊敏阙也没能逃过厄运。这座建于东汉建安十年的著名古迹,目前主阙中部断裂,阙顶面临垮塌。此外,芦山县平襄楼和位于震中的青龙寺大殿外墙受损,王晖石棺陈列馆中的两具明代石棺全部垮塌,佛图寺垮塌。
截至20日下午5点半,雅安全市馆藏二级文物损毁8件,三级文物损毁30余件,其他馆藏文物不同程度破坏70余件。名山区的省级文物单位明代石牌坊全部垮塌,多处省保单位梁架结构松动,屋顶小青瓦大面积滑落。
雅安,自古便有川西咽喉之称,早在秦时就已经置严道县,西汉时更曾增置县镇;如今的雅安,下辖两个城区,六个县,诸多古村镇散落在弯曲的蜀道之上。“对于四川地区(含重庆市)而言,因气候潮湿、历年兵难,除地震频发地带,早期木结构建筑遗存不多……已故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的1951年即曾指出,四川地区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早期遗迹之汉阙、崖墓;唐宋食物;元明清以降木结构、砖石结构建筑的民间做法。”古建筑学者金磊、殷力欣等在对汶川地震文化遗迹的损毁情况做了考察之后,在名为《四川灾区古建筑考察及文化重建研究初步》(下称《研究》)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此次雅安地震中受损的两处汉阙就是文章中学者们率先呼吁保护的文物。其中,雅安市的汉高颐墓阙曾经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中被仔细描摹,是当年中国营造学社历史上最后的一次川康考察中的华彩篇章,也是每一个学习古建筑的人熟悉的留存至今的汉代建筑。这座建于209年的汉阙是我国现存的汉阙中保存最完整、雕刻最精美的一座。
说到汉阙,中国一共也没有几座,四川占绝大多数。而汉高颐墓阙特别完整。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阙就是牌坊的意思,是中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地表建筑。虽然它其实并非一个建筑实体,而是一个装饰性的建筑,但是它的形态雄壮,艺术上有一种粗犷感,而且阙上有各种飞扬的雕塑。整体的风格是古朴、生动、苍劲有力的。
和传统的木结构古建相比,砖石结构的汉阙相对脆弱。当然,砖石结构也要看结构方法,比如赵州桥也是砖石结构的,但因它是拱形的,受力状态比较好,中间也有榫来连接。但汉阙则是用砖石堆叠而成,抗震性能堪忧。
早在2009年的《研究》报告中就指出:“我们对汉阙以及汉代崖墓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从这次受灾情况看,应当说‘虽有破损,及时修葺尚为时不晚’,但如果不及时整修,则每一处都随时有加重损毁乃至彻底垮塌的危险。”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地震文物保护:以前北京故宫的一些文物在库房里都是一个一个“裸身”放在架上,现在我们对器物进行防震处理,类似成衣制造的“量体裁衣”,给它们都配齐囊匣。同时,盛放易碎文物的柜子将大规模更换成金属柜,彼此之间并不依靠。这样不仅节省空间,遇到地震也不会发生倾倒。
推荐阅读:
周庄国际旅游节主打“活”着的中国古镇
徐州古老黄楼开始保护性修缮
承德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巢湖冯玉祥故居五一将全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