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族民间建筑文化符号的侗族鼓楼,其精湛的建筑技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典型的代表。为保护侗族鼓楼,传承鼓楼建造技艺,贵州省从江县民宗局近年来加大对侗族鼓楼建造与维修的扶持,是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在侗乡得以光大。
从江境内目前共有鼓楼68座,分布在都柳江畔的村村寨寨,现存最早的鼓楼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矗立在都柳江畔的从江鼓楼,占地470平方米,高46.8米,共有29层,是侗族地区目前楼层最高建筑规模最壮观的侗族鼓楼。
由于从江县境内多座侗族鼓楼建造年代久远,日晒雨淋致使部分亩枋霉烂瓦片损毁,亟待维修。对此,从江县民宗局在于文物部门做好普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文化部门联合开展对侗族鼓楼的抢修,并多方争取资金对积极要求建造鼓楼的村寨给予帮助。据统计,近十年来,在从江县民宗局等单位的扶持下,维修侗族鼓楼46座,新建鼓楼22座,其中“国保增冲鼓楼”、“省保高千鼓楼”由于得到及时抢修,重新在侗乡焕发了昔日的光彩。
为了更好地把侗族鼓楼文化传承下去,从江县民宗局还采取培养民间建筑师傅作为一项工作来抓,对热衷于鼓楼建造的优秀人才进行鼓励培养,使频临失传的侗族鼓楼精湛的传统建造技艺得以后继有人。
推荐阅读:
黄石:正在消失的历史 刘仁八古民居建筑
西湖倒塌集贤亭五一将全新亮相
柳州市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杭州将再度对六和塔进行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