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思楼在“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保护原则指导下完成修缮](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304/2013423183358864.jpg)
崇思楼在“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保护原则指导下完成修缮
为了修复被损坏的清水墙,有时仅一块砖就要经过11道复杂的施工工序,正是源于如此精细的“修缮之功”,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徐汇中学崇思楼维修工程日前获得“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荣誉,这是本市文物维修工程史上夺得的首个全国性奖项。昨天下午,徐汇区文化局介绍了维修工程的经验。
徐汇中学(原徐汇公学)创办于1850年,1932年改名徐汇中学,是法国天主教在上海最早创办的洋学堂。校内的崇思楼为砖木结构假四层,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为了还原文物建筑的历史原貌,使其“延年益寿”,2009年,崇思楼修缮保护工程启动。
相关部门要求修缮保护工程“不改变原状”,将崇思楼的外貌修复到建成时的状态,而不是“返老还童”。
还原孟莎屋顶
负责施工的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总工程师李琰昨天介绍了复原孟莎屋顶、修缮清水砖墙、木结构加固的三大特点。孟莎屋顶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师弗朗索瓦·孟莎倡导的,因而得名。上世纪80年代初大修时,原孟莎屋顶被改,原有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也改变。为了还原孟莎屋顶,相关设计和施工单位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学校附近居民和早年在徐汇中学任教的老职工。复原工程中,选择同质材料,以传统工艺和手法原汁原味再现了建筑风采。
润色清水砖墙
崇思楼的外墙全部为清水砖墙,由于年久失修,外墙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脱落。相关单位根据外墙的损坏程度分别制定了“清、修、换”的修缮方案,而损坏最严重的部分,仅一块砖的修复就达到11道施工工序。为控制建筑表面色差,施工单位选用与原始砖颜色一致的砖粉对墙面填补修缮。然后按不同区域调配出不同的砖粉配比进行面层修复,修补完成后再配合天然颜料加以润色,使修复后的墙面与周边砖墙的颜色基本一致,达到“老旧”协调统一的自然效果。
团体可预约参观
徐汇中学崇思楼建于1918年,建筑面积5455平方米,是校园内留存下来唯一的近代历史建筑,1994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被徐汇区政府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的崇思楼成为国家4A级景区徐家汇源的一个重要景点,双休日和节假日接受团体预约参观。
推荐阅读:
中山:让古建筑变身文化创意园
下樟要打造龙泉第一历史文化古村落
山西霍州署衙主体修缮完毕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