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濒危古建筑保护 不能总靠“大圣”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日期:2013-4-23

    尽管关注和各种争议还在持续,尽管黄山市副市长发出了邀约,但香港演员成龙捐给新加坡一所大学的4栋徽派古建筑构件,早已在两年前就抵达了“新家”。

    要“活命”,就“迁徙”,这似乎成了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濒危古建筑寻求“生存”的一种固定模式。

    2003年,皖南休宁县黄村的古民居“荫馀堂”就被拆成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块石件,被装进40个国际标准货柜,漂洋过海运至美国的埃塞克斯博物馆内,震惊全国。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766722处,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中,17.77%的保存状况较差,8.43%的保存状况差。如果没有完善、有效的监管措施,这些社会的文化财富将失去安全屏障。

    那么,不“迁徙”,处于濒危困境的古建筑还有没有其他“活路”?

    记者梳理近年来曝光的大量古建筑存亡案例发现,除了寻求文物部门和民间机构或个人的保护,还有三条“活路”供它们选择:

    一是靠“大圣”保护,如近期备受关注的西安千年古刹兴教寺。西安兴教寺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安葬地,近日因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部分建筑面临拆迁引发关注,扮演孙悟空的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大力呼吁保护,引来“千百年后保护唐僧的还是悟空”的社会感慨。

    不过,“大圣”也法力有限,保得了“唐僧”埋骨古刹,却难保大批正在消亡的古建筑和古迹。今年3月初,陕西眉县的关西古镇齐镇古城墙惨遭挖掘破坏,相关管理者竟称不知是文物,开挖是因为担心城墙坍塌危及群众安全;更让公众叹息的是,江苏镇江的13座宋元粮仓遗址,虽被列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却在2010年毁于楼盘开发……

    二是以“开发”之名改建或重建。2012年,黄鹤楼、岳阳楼等十大名楼联合打包“申遗”,却引来了名楼沦为“假古董”的广泛质疑。不少业内人士和公众认为,这些名楼有的是根据蓝本重建、有的改造后设置电梯安装空调、有的为了商业利益频繁翻修,早已失去了“原真性”。

    人们担心,把旧建筑随意翻修,甚至全部推倒重建,这样的“假古董”名义上让古建筑“获得新生”,实际则破坏了原貌,甚至使其历史价值遭到永久毁灭。

    三是“变身”,通过商业开发改造成名品商店甚至商业会所。近来备受关注的历史文化街区福州三坊七巷“私人会所”林立,被称为“酒肉巷”;北京文物保护单位嵩祝寺及智珠寺改建为高档餐饮会所;重庆文保单位“刘湘公馆”变身豪华餐厅等等。

    知名古建筑专家、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程极悦指出,就古建筑保护而言,就地保护是业界公认最好的方式,单纯异地重建,古民居原有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传承会在迁移过程中消亡,造成对文物的破坏。

    眼下,成龙还有6栋徽派古建筑去向待定,它们的下一次“迁徙”是继续漂泊还是回归故里,人们仍在关注。

推荐阅读:

甘肃榆中倾力打造“天下黄河第一古镇”

眉山:大量古建筑受损 三苏祠急需修缮

荥阳发掘保护“历史文化特色村”

地震亲历 鹤鸣山古建损毁不大

编辑:菩提树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周庄水乡 抹不去的江南残梦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老公园古建之殇 半是落寞 半..
 ·海南定安龙梅村欲申报历史文..
 ·仙逸与入世 北京园林建筑思想..
 ·江西鹰潭上清古镇改造项目完..
 ·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
 ·海南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