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肥西刘老圩将重现“刘铭传庄园”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吴昊 罗敏  日期:2013-4-10

当年慈禧御赐、刘铭传亲手栽种的广玉兰树郁郁葱葱

当年慈禧御赐、刘铭传亲手栽种的广玉兰树郁郁葱葱

    今天上午,安徽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合肥刘铭传故居在肥西县铭传乡举行授牌仪式,同时启动故居保护维修工程。肥西县还计划建设一座刘铭传综合纪念馆。

    刘铭传故居将修复

    刘铭传故居位于肥西县铭传乡启明村境内,又称刘老圩。岁月变迁,如今刘铭传故居不复当年的面貌。但随着维修工程的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历史上的刘铭传故居将再现我们面前。

    走进刘铭传故居,还能看到当年慈禧御赐、刘铭传亲手栽植的一棵同根两干广玉兰根深叶茂;存放国宝、西周著名青铜器的“盘亭”已修旧如旧,挺立在绿树掩映之中。尚存的九间厅、西更楼、弹药房20余间,历经风雨而不倒,这只是刘铭传故居的一角。在历史上,刘老圩系刘铭传于1868年回乡择址新建的庄园,占地101亩。庄园内外两道沟壕,里外两道出口两座吊桥,五处更楼和炮台,内外建造宏伟,300余间房舍布局精当,错落有致。

    近年来,肥西县先后修复了外壕沟、东大门、南大门、读书岛等古建筑,并在圩内外辟设淮军史实展和刘铭传生平展馆。今天上午,刘铭传故居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将按照历史原貌对其进行修复。专家介绍说,故居地基挖掘工作已经结束,对建筑风格的考证即将开始。“修复后的刘铭传故居,将恢复当年的风貌,将徽派建筑的秀美和北方建筑的粗犷融为一体。”

    成两岸交流新平台

    作为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历史地位极为重要。他留下来的故居,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景点,更是两岸人民交流的平台。1998年,刘铭传故居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上午,刘铭传故居又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据了解,肥西县在打好铭传品牌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岸交流,台湾高层人士先后来访。2009年以来,合台之间交流规模、层次连创新高,应邀来肥的台湾重要团组达到136批次,来合肥探亲、旅游的台胞达2万多人次。合肥市赴台湾考察交流团组68个,商务赴台团组72个,双向往来组团人员规模连年翻番,实现了成倍增长。

    “在铭传乡,现在已建成两处台商投资的项目,一处是小团山香草农庄,一处是聚兴湖休闲度假村。在两岸交流的同时,也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肥西。”肥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每年有20批台湾同胞,会来到刘铭传故居。

    将筹建综合纪念馆

    此外,肥西县还将筹建一个综合性纪念馆,展示淮军文化和刘铭传的生平。

    刘铭传旧居保护维修工程启动后,肥西县将启动文物征集与复制工作,并由市规划局、肥西县配合,组织编制“安徽合肥刘铭传故居”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规划工作,进一步发挥、整合资源,促进两岸交流。肥西县还计划筹建一座综合性的纪念馆,展示淮军史料和刘铭传生平事迹。肥西县相关负责人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件文物从各地来到合肥,其中既有实物也有珍贵的资料。例如,有6部刘铭传手书,还有他后代的家书,还有他们曾经使用过的家具、碗碟。

推荐阅读: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西藏强巴林寺维修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南京:无字牌有碍古建筑容貌

苏州三山岛将重现传统“太湖驿站”村落文化

编辑:菩提树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周庄水乡 抹不去的江南残梦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老公园古建之殇 半是落寞 半..
 ·海南定安龙梅村欲申报历史文..
 ·仙逸与入世 北京园林建筑思想..
 ·江西鹰潭上清古镇改造项目完..
 ·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
 ·海南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