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迄今最完整汉室四重城
来源:亚心网  日期:2013-2-27

    2月24日,记者从和田地区策勒县文体局了解到:春节期间,考古队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距离策勒县城约50公里的斯皮尔古城遗址,发现二牛抬杠木犁、马鞍形磨盘等5件文物,并利用三维技术现场还原古城面貌。斯皮尔古城是2012年4月首次被发现的。而春节期间专家再次进入斯皮尔古城,旨在进一步确定古城年代,并试图还原古城居民的生活。

    2013年,考古队抵达这里时仅发现一段残垣断壁的城墙,而今年由于沙丘的移动使大片城墙裸露出来,城墙的轮廓清晰可见。经此次考古队专家实地测量,斯皮尔古城内径达300米,古城遗址超过8万平方米。

    比较罕见的是,古城建筑结构为汉朝风格的四重城,其中第一重城和第二重城为瓮城,“如此规模,又明确属于汉代的四重城,在塔克拉玛干南部区域是很少见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表示,该古城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汉朝风格古城。

    据巫新华介绍,该古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园林规划古城,年限应该在东汉时期,距今大约1800年。根据古文献记载,西域三十六国中的渠勒国时代与此对应,巫新华推测,该古城应为渠勒国古城,甚至可能是渠勒国王城。

    据悉,此次考古队成员有63人,包括考古专家、地质专家、画家、媒体人士等,他们于2月14日从策勒县出发,沿达玛沟水系由南向北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发,途经伟大圣墓、喀拉沁古城、斯皮尔古城,2月24日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丹丹乌里克—大丹丹乌里克区域,沙漠行程约200公里。

    古城五件文物 玉器真不少

    目前,考古调查队已在斯皮尔古城发现了5件文物。第一件宝贝是一个略有残缺的二牛抬杠木犁。该犁是和田地区策勒县文管所所长史燕在距古城七八公里的沙堆旁发现的。对照东汉时期的画像砖和古文献记载,可以确定该犁为二牛抬杠犁,木犁材料推测为沙枣树或杏树。

    “从汉武帝开始,中原农业技术就在西域进行了覆盖式推广,并对西域时期农业发展起着革命性作用。”巫新华分析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二牛抬杠木犁比较罕见。因为木犁容易腐烂,所以目前全世界保存发现的木犁并不多,而沙漠的干燥气候让这把二牛抬杠犁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

    此次考古发现的第二件宝贝是马鞍形磨盘(左下图),尽管磨盘已经断成两截,但仍可清晰地看到碾磨的痕迹。最值得称道的是碾磨的石头居然是一块多面碾得非常光滑的和田玉。“估计这块玉石来源于附近的昆仑山,材质为和田碧玉。”巫新华说。

    这块碾磨和田碧玉有拳头大小,和田碧玉所碾磨盘材质为花岗岩,专家推测磨盘此前应该有5厘米厚,经古人长年累月碾磨,磨盘被碾去约3厘米厚。

    考古发现的第3件宝贝是一柄青铜小剑,刃长约10余厘米。剑的发现证明在斯皮尔古城出现之前,这个绿洲就已经存在,同时也说明这个古城构筑有防御体系。

    此次发现的第4件和第5件宝贝也是和田玉,其中一个为玉斧,另一个是长条形的和田玉籽料。据巫新华推测,这块籽料可能是用来砸东西的,或者是用来制作生活用具的原料石。

推荐阅读:

重庆江北精品荟萃 奇珍异宝“斗艳”

甘肃炳灵寺大佛前额现罕见蛋形水晶宝石

杭州良渚遗址准申遗保护管理条例进入修正阶段

佛山古墓遗迹险被“活埋”

编辑:菩提树
名称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西藏拉加里王宫遗址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广东阳山潭村:“养在深闺”的古村落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陕西蒲城县的历史人文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岭南古村落——潮州龙湖古寨

类别自然山水园
 ·江西鹰潭上清古镇改造项目完..
 ·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
 ·海南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
 ·湖南辰溪五保田古村入选首批..
 ·苏州重修古城保护控制性详规..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西方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老建..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