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期待神往的目的地里,“佛总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并不曾出现在我的念想之中。
但是走进国清寺的那个午后,我就发现,我错了。流连在过去七佛塔边,仰望隋塔顶,顺着檐角的风铃,思绪随着寺内袅袅的香烟飘忽飞散,恍如唐代高僧寒山、拾得大师并未走远,至今依然是这座山中千年古刹的精神所在。站在寺后高台,远眺烟雨迷离的隋塔,如翻开了一幅漫漫的历史古卷。
国清寺
古朴厚重,人文悠远,隋唐古韵,掩映在林荫深处的国清讲寺,就这样折服了我。一老僧走过始建于宋代的丰干桥。此桥虽历几百年风暴洪水,至今仍完好无损。足以让四川青莲大桥汗颜。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构成一个拥有2万多平方米、8000余间房屋的古建筑群。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既有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
国清寺
陈隋之际,智者大师(538-597年)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京都比睿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天台宗传入朝鲜半岛。
公元597年就是在天台宗四祖智者大师圆寂后的一年,晋王杨广便派司马王弘主持修建国清讲寺,取名“天台寺”。据说在国清寺建成后,隋朝出现了开皇盛世,为巩固隋朝大业,隋炀帝便把天台寺更名为“国清寺”,取义“寺若成,国则清”。元世祖时期更名为“国清讲寺”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天一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跟随朋友们,又来了。国清寺的大雄宝殿是竖写的,据说这是因为清代在重修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御赐恩准的。这块竖写的匾,表明了国清寺享受类似于皇宫待遇的高规格寺院。
寺前的山涧,据说在夏雨季节,可以在这看到“双涧回澜”奇观。双涧,指的是发源于灵芝峰黄泥山岗的西涧。两支涧水汇合于寺前的丰干桥畔,向东流入溪。北涧自北山而下,曲折奔流几十里,到国清;而西涧从映霞峰上直湍而下,流程仅二,三公里。因此北涧之水常清澈,西涧之水常浑黄。特别是多雨季节,一清一黄,交相激荡,蔚为壮观。
“隋塔”,也叫做“报恩塔”。这座塔是晋王杨广为了报答智者大师帮他授菩萨戒而修建的,塔建成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十月。唐武宗会昌法难时国清寺被毁,塔也受损。
国清寺
【国清寺】与其他名刹相比,位于浙江天台县天台山麓的国清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具有地方特色。
从自然景观来看,国内大部分古刹均选址于三面环山的谷地(如宁波天童寺、普陀法雨寺、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国清寺却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环境之中。出城关三五里,先见“雁塔高排出青嶂”,高达59.3米的隋塔忽隐忽现,直到国清寺“南大门”木鱼山下,才窥塔身全貌。而国清寺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门不知开于何处。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门一反常规,朝东开而不朝南开。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进弥勒殿,国清奇观“到眼宛如展画屏”。这就是国清寺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的“起、承、转、合”。
国清寺
除了自然景观外,国清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更主要的是陈隋之际,智者大师(538-597年)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京都比睿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天台宗传入朝鲜半岛。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清寺已成为名扬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