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船村
“扬州有了古街、古镇,唯独‘缺席’古村落。”昨日,一直致力于杭集史家大庄(形状似船,又称“船村”)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的杭集居民陈宜林,“两会直通车”建议:“船村”这一古老、独特的村落,应该像安徽宏村等一样扬名世界,这也有助于扬州打造古村游。
市民建言:扬州船村媲美安徽宏村
“和安徽的宏村相比,杭集的‘船村’同样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陈宜林说,如果“船村”能迎来保护开发并打造成国家级的古村落,将会成为扬州旅游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陈宜林还表示,扬州作为全国扬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对古城保护工作历来很重视,古镇、古街等的保护和开发已见成效。不过,扬州还缺少一个扬名国内外的古村落。这与扬州名城名镇的数量、地位并不相称。
他说,“船村”距廖家沟水域不远,若今后廖家沟纳入“江豚迁地自然保护区”,“船村”游和观豚游等相结合,将是一笔全国独特又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船村价值:被誉为“世界上最大船”
“古村落是指在美术、建筑、民俗和村型、村容、村貌等建造上有独特历史文化元素和价值,有一定历史年限、规模,现在仍活态存在的村落。这些,‘船村’都不缺。”陈宜林说。
古村落是城市发展的原点,没有古村落就没有城市,没有古村落就没有人和城市相依共存发展的完整性。很多城市都注重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
据悉,符合古村落特征的“船村”,其特色和庄台形制已被有关媒体誉为“世界上最大船”。
陈宜林认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都对船情有独钟。从扬州出土的唐朝大型独木舟可以佐证,扬州早在唐代就有了精良的造船技术,而船是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和家园之一。扬州地处沿江,先民自然离不开船。在农耕时代,将古村落建成船状,这是农耕文化与江河文化的有机结合。
他呼吁,扬州应借鉴其他城市对古村落开发保护的办法,从保护开发“船村”着手,充分认识“船村”文化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及其重大影响。
提案通过:“船村”或将迎来考证保护
陈宜林的建言,也引起了政协委员史明的关注,并就此形成提案。“‘船村’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有600余年。史上杰出人士辈出,村风民俗浓郁,古建筑和历史遗迹众多。”史明表示,保护“船村”古村落,并将其修复和申报省级、国家级古村落,以填补扬州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而无历史文化古村落的空白。
史明说,“船村”文化非常珍贵!“船村”保护非常重要!是为数不多的沿江庄台“活化石”和“标本”。他呼吁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学者对“船村”进行实地考察和学术性考证,写出保护性修复调研报告,并对全市古村落进行一次普查和登记。
“申请国家级古村落,应向苏州学习。”史明说,不断健全完善古村落保护利用评估制度、古村落古建筑修缮技术标准和新建建筑技术标准等,以期合理利用古村落、古建筑作为民俗展示、历史文化展示和参观游览场所,凸显扬州乡村文化个性和魅力。
史明表示,他的提案目前已审查通过,并交由相关部门考虑办理,或将迎来考证保护工作。希望将“船村”打造成可以和安徽宏村、西递等古村落相媲美的全国最美古村落。
推荐阅读:
蔚县新发现民居等数百处古建
扬州愿生寺昨日开光对外开放
义乌培德堂古建筑修缮一新
沈阳增加投入恢复保护古建筑遗址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