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门?秋裤门!”近日,位于苏州市金鸡湖畔的“东方之门”,成为了网上热议的话题。网友调侃其造型就像一条秋裤,还有网友戏称,有了它,央视的“大裤衩”就不再寂寞了。
建筑本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随着观看角度远近高低的不同,效果自然不同。记者从开发商苏州乾宁置业有限公司了解到,“东方之门”的设计灵感源于苏州的水陆城门。既然创意是门,有门楼和门柱很本是很平常的事,比如说巴黎凯旋门建成一百七十余年,从正面看外型也是裤腰下面俩裤腿,但也没听谁说它像个平角大内裤,怎么苏州建个东方之门就成了秋裤?
再看看网友大肆批丑后的担忧:“在楼下走过容易联想到胯下之辱”,“小孩子从下面过会不会长不高啊?”等等,如果由这座建筑下穿过,就能让人拥有韩信的隐忍和谋略,那么这建筑被赋予的人才战略功能定可名扬四海,估计以后过楼需排队。诸如此类杞人忧天、杯弓蛇影的言论不一而足,假如连一个门型建筑都无法正视,而要戏虐成性地冷嘲热讽,那么我们还拿什么来谈文化融合,还讲什么兼收并蓄,干脆闷头盖自己筒子楼算了,千篇一律毫无争议。
无论像门也好,像裤也罢,那不过是建筑的外形,每座建筑都有着他固有的功能。真正值得关心的应该是这种造型下的建筑是否能够符合他自身功能的要求,这种造型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坚固。各地频现油头粉面的“桥脆脆”与结构简单、屹立不倒、服务至今的老建筑相比,那些美轮美奂的豆腐渣,别看造型新颖、外表光鲜,未必就能胜过灰头土脸的古建筑,任何建筑只有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才是好建筑,即使它就像个平头大内裤。
推荐阅读:
安徽安福县蟹形古村游渐入佳境
北京市级古建拈花寺整改不力或被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30年 心存敬畏才能实现双赢
苏州碑刻博物馆闭馆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