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遇真宫“长高”有助国内文保](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8/201282111489678.jpg)
天大智囊团:施工有难题带回天津想办法
此次遇真宫能够顺利“长高”,天津大学的课题组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参与此次工作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赵海龙博士说,他此行来到武当山的目的是在遇真宫顶升施工现场了解工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将这些问题带回天津大学做具体的分析,为施工方现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原来,此次遇真宫顶升工程,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专门邀请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铁成教授课题组为他们提供理论支撑,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而身为副总指挥的边智慧,也有另一个身份,他是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在职博士。
赵海龙告诉记者,他所在课题组的工作是,当施工方遇到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来做一些理论分析为他们提供指导与参考,如施工前的模拟动画等就是由天大研究生完成的。之所以天大被选择作为参与者之一,主要是因为天津大学土木工程方面的技术优势,且擅长与企业联合做工程项目的理论分析工作、实验分析验证等工作。
边智慧介绍,遇真宫顶升工程的方案,他们前期已经做得非常细致,但实际上每天的施工中都有变化,所以,他们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技术课题组作为“后盾”,后者提供一个技术理论支持,他们可以结合经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决策并施工。
对于天津大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程实例。正如赵海龙所说的那样,他们课题组常接触的是相对简单的楼房等现代建筑顶升、纠偏等案例,像遇真宫这样的文物顶升工程实例不多见,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对天大的科研人员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与学习机会。
文物保护专家:现代科技增加文物保护手段
保护文物的最好手段是什么?到底应不应该将破损的文物建筑拆除重建?如何保证这一过程不会破坏文物的“味道”?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阳在接受独家深读记者采访时表示,文物保护的原则,《文物法》中明确提出应“原地保护”,特别是古建筑、墓地等建筑类文物。
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如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时,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其他办法。主要有搬迁后异地恢复、原地抬升等多种方法,如历史上做得比较成功的修建三门峡时永乐宫的搬迁,三峡工程中的张飞庙搬迁等文物保护工作。但从文物本身价值来说,绝不能说这些都是好方法或者是值得推广的。
大家现在关心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国家重大工程中整体来说做得非常不错。而集中出现问题的领域,多在地方城市的道路建设、城市改造等工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往往在处理文物建筑的问题上,常常出现决策者图省事直接选择异地搬迁的做法,殊不知这已经对文物本身价值造成了严重破坏。城市的核心地块一般也是文物建筑集中的区域,这种情况往往在城市房地产开发中特别突出,对于一些不是文物但同样极具文物价值的老建筑、老社区,肆意的拆建、搬迁等破坏则尤为严重。
沈阳说,对于一座文物建筑,最好的方法就是保留原地不破坏。而现代施工手段、电脑模型数据分析等试验手段,为很多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有效分析。这一次,遇真宫顶升工程,就是现代科技助推文物保护工作的典范,相信未来更多的文物建筑将“受惠”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
推荐阅读:
福州城直街拆迁直逼“冶山古迹”老宅面临被拆
陕西榆林投5500多万保护城墙被指贴皮工程
乌鲁木齐规划6条特色街3条已建设完成
长沙绿地图:有草地 有太多仿古建筑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