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保护了传统建筑保护了生活形态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乃至东亚文明的中心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多民族文化、多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的故乡、是黄河流域文化的摇篮。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坐落在秦岭北麓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古朴典雅的拴马桩及上马石等各类石雕艺术品,委婉动听的碗碗腔和原生态的老腔表演,在这里构成了靓丽的民俗风情画卷。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经过20多年的筹备和建设,截至目前,已抢救保护历代石雕、砖雕、木雕、古建筑以及大量生产生活遗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33600余件(套)。主要包括8600多根拴马桩,16000多件各类雕刻艺术品,6000多件民俗器物,3000多幅古今名人字画。
博物院古民居一条街,是将散落在关中各地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民居整体收集,移迁复建到此,实施异地保护并开发利用。目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恢复建成明清濒临消失的古民居和古建筑15座,不仅有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清代大学士阎敬铭宅院,还有明代吏部尚书孙丕扬宅院等一大批珍贵的古建筑艺术,徜徉于古民居,庭院深深,尽显古老关中的风雨沧桑。
德国建筑设计大师沃尔夫冈?迈森海姆教授在参观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后表示:“这里是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具有巨大贡献的一个地方,不光是保护了传统的建筑,而且也保护了传统的生活形态”。
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的古今名人字画中,其中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的书画就有1500幅以上。包括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黄兴、胡汉民、于右任、井勿幕、冯玉祥、杨虎城、张学良等近百人的墨宝。这些书画作品小到书柬、信札,大到丈二披,内涵深刻、装裱精致。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一个阶段的历史记忆,是革命者们奋斗精神的象征,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为我们打开一扇时空之门,用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铺展开一条走进近现代风云人物心灵的通道。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地方戏曲、工艺作坊、节庆风情、礼俗乡规,构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4大系列共9个类别的藏品规模,从不同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历史风貌,这些珍贵藏品是中华民族数千多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博物院木版年画、烟具、度量衡、佛像、铁钟、兵器、水车、风车、马车、炊具、建筑构件展及世博参展器物展等各类民俗主题展览馆特色鲜明,梨园、稷王庙、祭坛广场等民俗文化景观,构成了中华民俗艺术的长廊,见证了中国北方关中地区数千年来各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史。
目前,博物院正组织力量引进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市级保护项目。秦腔、乾县弦板腔、关中锣鼓、安塞腰鼓、合阳提线木偶戏等重点项目以及传统造纸作坊、剪纸作坊、民间绘画作坊、刺绣坊、陶艺坊、草编作坊、皮影制作作坊、酒坊、醋坊、豆腐坊、油坊等项目陆续引进,多姿多彩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博物院实现集中保护和展示,得到传承发展。
千姿百态的民俗乡土艺术,凝聚了我们祖先生活的智慧与创造、情感和全部的历史。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成为展示关中民俗文化、提升陕西文化旅游的重大带动项目和一张亮丽名片。
博物院还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周边居民的经济收入,依托博物院的优势,投资近亿元打造五台古镇,使博物院和周边村庄实现了共赢,充分发挥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至今,博物院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3万余人次,吸引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目光。博物院设立以来,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保护、弘扬民俗文化作为己任,在做好接待的同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先后组织省内多个大中小学校学生来博物院感受历史,体验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息、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
2011年9月24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评定,跻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而今,去陕北轩辕黄帝陵祭祖,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寻根,已是国内外来陕宾客的热门选择。
推荐阅读:
张庆伟:要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
伊犁将军府再现150年前“圣旨到边关”历史
昆明真庆观在建木屋被要求拆除
郑州明清古居部分房屋出现坍塌 政府启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