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楠溪江古村落 距离申遗有多远?
来源:今日早报  日期:2012-5-22

    一个村就是一家人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很少有村庄,居住其中的人彼此之间都能叫得出名字。因为不少地方,非户籍人口已超过原住民。而在楠溪江边上的古村落,依旧保留着一个村都是一家人的原始风貌。

    蓬溪村大多数人都姓谢,岭上村基本上都姓金,而林坑村,90%以上的村民都姓毛。那些少数姓的村民,则是从邻村嫁过来的。

    “我们这个村,所有人我都认识,而且都是亲戚,说起来都是一家人。村里哪户人家有事情,大家都会去帮忙。有些老人,儿女在外面工作,他们生病了,我们全村人都会去照顾。”蓬溪村村民谢文波说。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谱,记载着这个家族的历史,而这个族谱,往往还超越了村的范围。

    “我们毛姓,有的在台州,有的在江山,有的在江西,分好几个地方。但是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管在哪儿,谁有事都会帮忙。”林坑村的毛光寿说,前不久,他们在临海的一支要修祠堂,林坑村就去了16个人。

    “我40多岁了,说起来算不上村里的老一辈,但是宗族意识从小就刻在我们的心里了。我想,我们的下一辈,还是会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的吧。”毛光寿对记者说。

    传承至今的耕读文化

    “我在村里念过一年私塾,第二年我就开始边下田边读书了。到14岁那年,我差不多高小毕业,成了整个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但是耕田劳动,我一样没有落下。”说起自己早年上学的经历,林坑村89岁的毛步松一脸的自豪。

    下午4点多,在屿北村外的田地里,几个孩子正抡着锄头锄地。在孩子们看来,半耕半读就是白天去上课,下课去干活。而在记者看来,他们好像就是那千百年前,牛角上挂书的小小读书郎。

    在这里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启蒙的初级学塾。宗族规定,要厚待老师,要资助学子。

    而村人也将他们半耕半读的生活理想,寄托于风水。在苍坡村的西池边,祠规教导“耕为本务,读可荣身”。而整座村庄的布局,就是文房四宝。

    这里的人们,将自己的山水情怀、环境意识与审美观念融入到了楠溪江的清山秀水之间,从而逐渐形成了浙南农村特有的耕读文化。这种文化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曾经出现辉煌的“永嘉学派”、“永嘉四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

推荐阅读:

单霁翔脱稿演讲指城市文化危机 旧城改造毁古建

山西省木结构古建筑濒临“垂危”

一座“古镇”的开发路 沉寂抑或重生

云南建水魁星阁修缮全面完成

编辑:菩提树
名称探宝中国古村落之建德新叶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山东枣庄青檀寺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探宝中国古村落之林坑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孙权故里龙门古镇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仙市古镇 时光凝固的美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探宝中国古村落之郭洞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西安青龙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意大利地震致历史遗迹受损
 ·唐山清东陵景陵圣德神功碑楼..
 ·甘肃肃王墓内违建昨被强行拆..
 ·故宫计划红墙外恢复1.3万平米..
 ·烟台蓬莱水城修复接近尾声 即..
 ·安徽肥东六家畈古民居群年久..
 ·云南红河城子村评为“中国景..
 ·珠海斗门名镇名村建设实施一..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