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山东壁画墓再现元代济南民风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巨慧 王领娣  日期:2012-5-8

蒙古包式的墓室

蒙古包式的墓室

夫妻对坐图

夫妻对坐图

妇人换衣图

妇人换衣图

    近日,山东省章丘市圣井街道办事处东姚村社区改造建楼时,发现了元代壁画古墓,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些元代壁画墓,虽然有的被建筑施工机械破坏,但幸存的壁画依旧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所绘人物栩栩如生,竹石花草生机勃勃,充分体现出元代章丘地区民间画师不凡的技艺。

    4月27日,负责章丘元代墓群考古发掘工作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现场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古墓进行完整的信息采集。

    元代壁画墓现身章丘

    3月下旬,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接到群众电话,说章丘市圣井东姚村发现了古墓葬。考古所的工作人员闻讯即赶赴现场进行发掘。

    “我刚到工地就闻到了那种熟悉的味道,那是墓葬里的潮湿混合尸体腐烂的味道。由于工作原因长期跟古墓打交道,一闻到这股味道就知道附近有古墓。之后就看到了暴露出来的4座古墓,4座墓都被破坏了。”李铭说,东姚村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危山的东侧,危山上有汉代“济南王”刘辟光的墓,2002年所发现的济南兵马俑坑曾获评“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个古墓群以前是一片空地,村里社区改造盖楼时挖出了古墓,当时村民都不以为然,对法律法规也不甚了解,他们看见墓室里有壁画觉得很好玩,就跟挖宝似的。挖掘机挖的墓顶洞口也比较大,有的村民就从墓顶跳进墓里扒翻宝贝。”李铭说,等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墓室里已经空无一物,连墓主人的尸骨也不见了,所幸随葬品现在已被警方追回。

    李铭回忆,洞口的直径近1米长,从洞口看进去就可以看到墓内壁画的整体画面。“里面有两个墓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壁画都是满彩的,上面画有人物、花卉等,一看就比较符合元朝的风格,画技也比较娴熟,可见所请的画工水平比较高。”

    “壁画看上去简单,其实比较复杂。墓室刚建好的时候比较潮湿,为了显出颜色要把墙面刷上白灰,由于墙面本身不平刷上白灰后也并不平滑,这对于作画来说是最大的困难。并且,在刷上白灰的墙面上作画不能打底稿,必须一次性成功,在墙上作画与在纸上作画的笔法、力度也不同,因此对画工的技艺要求非常高。”李铭介绍,壁画墓所用的是矿物质颜料,虽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颜色仍然比较鲜艳,但可能由于墓室漏水等缘故,有的壁画不是很清楚。由于穹窿顶的一小部分已遭破坏,考古人员为了保护墓室内的壁画,已用塑料布将窟窿封住。

    根据建筑施工的动土范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又找到了几座墓,有早年被破坏的砖室墓,也有没被破坏的砖室墓,还有时代不太明确的土洞墓,共发现墓葬9座。从保存较完整的墓来看,都是圆形穹隆顶壁画砖雕墓,由墓道、甬道、门楼、墓室等几部分组成,墓室内置有棺床,从门楼、彩绘壁画和砖雕等方面来看,几座墓的规格都较高,但现在还没有发现墓志,所以难以知晓墓主人的身份。

    元代壁画墓的发现,直接反应出当时该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但这在济南并非第一次。李铭告诉记者,“壁画墓始于秦汉,历史悠久,就济南地区而言,从章丘明水一直到历城港沟大量的金元时期的壁画墓先后被发掘。特别是章丘,是济南地区壁画墓最多的,这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比较富裕,而且追求文化生活。”

    艳丽壁画展现风土人情

    此次发现的元代壁画墓群集中在一片大约800平方米的空地内,其中有3座墓的壁画保存较好,壁画图案都差不多,画面很漂亮,再现了元代济南人的生活。画面中既有点灯、晾衣服、趴在箱子上等生活场景,又有幔帐、花卉、吉祥纹、铜钱纹等装饰性图案,不仅有墓主夫妇,还有女眷、丫鬟等人物,家中器物也一应俱全,可见,墓主人希望到另一个世界时,依然可以在温馨的环境中享受富足的生活,有人服侍,不必受苦。壁画中有许多花卉装饰,用得最多的是牡丹,以求富贵之意。荷花图也较多,既是佛教的象征之花,又取“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大量的如意头点缀于壁画中,则有心想事成,事事如意的寓意。壁画中文绉绉的屏风等文化陈设较多,则有明显的附庸风雅的意味,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的生活状态和风土民情。

    以墓群东南角的一座墓为例,李铭向记者作详细介绍:正对墓门的墙壁上画有一幅《妇人启门图》,画面的中间有一对红色大门,两扇门中间有一道很窄的门缝,一位手拿折扇的美人从门缝中露出脸来。有意思的是,美人伸出门外的一只手里还提着一条鱼。李铭表示,《妇人启门图》在考古中比较多见,但是美女手里的这条鱼是一个谜团,“这条鱼好像是对引她到天堂人的一种见面礼,还有可能就是当地的生活风俗,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还需要对元代的历史和民俗进行进一步的比照和研究。”

    墓室西侧的壁画上画的人正在换衣服,身旁有衣服架和箱子,衣服架上搭着衣服。虽然画得并不精细,却也惟妙惟肖。

    墓室东侧是一幅《夫妻对坐图》。壁画上的男子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桌子上摆满了碗、盘子、酒壶等餐饮用具,桌子的一侧坐着一位女子,从两人神态和情景来看,应当是一对夫妻,夫妻二人的后面还站着一个丫鬟。这一场景的背后则是两扇屏风,屏风上画有墨竹,反映出墓主人的高雅追求。

    更为难得的是,这座壁画墓留有确切纪年,这种为后人研究留下确切时间点的古墓十分少见。墓门东侧的墙壁和券门东侧壁上都写有“元贞三年”的字样,下面几个字不是很清晰。元贞三年是公元1297年,据此可以推算,这座墓距今已有715年历史。李铭说,这个时间可能并不是墓主人的下葬时间,可能是绘画者在画完壁画之后随意写下。700多年前古人不经意的一笔,却对后人考古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人墓葬讲求视死如生,这些壁画的内容充分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我认为古墓群中的壁画很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根据画面推测,墓主人生前应该是个有钱人。墓主人既有能力建造如此复杂的砖室墓,又有钱请技术娴熟的画师来画壁画,说明他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也比较有文化品位,但画面上都是生活场面,没有戴官帽的,没有穿官衣的,也没有车马出行图,更没有官场图案等来表示生前做过官,这些都说明墓主应该仅仅是一个有钱人,生活比较富裕而已。”曾多次清理过济南宋代、金代、元代、明代壁画墓的李铭做出了自己的初步推断。他说,壁画中人物的服饰、头饰、桌椅、器具等,为我们提供了更直观的历史信息,可以更好地研究当时的生活。比如从画中人物穿的衣服料子来分析,比较飘逸的就不是粗布的,而是丝绸的,这些细节能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民俗、信仰和社会状态等诸多问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精美砖雕寄托墓主期待

    除大量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壁画外,古墓群中的砖雕建筑也非常精美。

    李铭介绍,墓群东南角的墓室,门楼高约2米,整体按仿木建筑雕成,两边是两根门柱,门框上有四个圆形门簪,门簪与妇女头上的发簪有些相似,在古建筑中作装饰门楼之用,同时雕刻一些吉祥图案寄托美好愿望。门簪上面有三个斗拱,其中两个为单下昂斗拱,一个为普通斗拱。“斗拱本身就不属于普通百姓能用的建筑规制,带昂的斗拱规格则更高,这可能寄托着墓主人希望自己在阴间能享受到这种高级别的住宅待遇,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当个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的愿望。”

    南侧中间的古墓门楼档次更高,门柱被复杂工艺雕成门扇形,两侧还分别有一个砖雕兽头。虽然门簪只有两个,但门簪上还有一个独特的建筑构件,看起来好像托匾的构件。“从元代古墓的建筑形态上,从没有见过类似的东西,这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谜。在这一建筑构件的上面则是三个斗拱,这三个斗拱都是双下昂斗拱,双下昂斗拱比单下昂斗拱又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个砖雕门楼则是济南地区元代墓葬中工艺最复杂的门楼之一。”李铭说,这座墓室的结构非常完整,最底下是两级台阶,预示着步步高升,台阶上是门,门上面也有斗拱,斗拱上面则是歇山顶房顶。李铭表示,歇山顶的房顶也是规格比较高的建筑形制,屋脊中间应该还有一个吻兽,但已经不见了。小小墓室里的这座宏伟“建筑”,充分体现了墓主人对高规格建筑的向往。

    在南侧最西边的墓室中,有一幅《妇人点灯图》格外引人瞩目。砖雕灯台位于墓室西南角,从位置来看很可能是墓主人的长明灯,有趣的是,在紧挨着灯台的墓室内壁上,一个神态安详的妇人双手抬起,正在给灯台点灯,壁画上的妇人和砖雕的灯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墓室制造工匠和画师的默契配合和匠心独具。

    由于从高处俯瞰下去,被发现的这几处古墓看起来就像一个个鼓起的蒙古包,那是否这些古墓主人都是蒙古族呢?李铭解释,这种墓形成的比较早,有天圆地方之意,但这个墓型早于蒙古包的年代,五代时期、宋朝都有这种墓型,跟民族没有关系。墓主人是蒙古人的可能性很小,这是古代墓室建造的一种常用形式。

    考古人员还在发掘中发现了小型的古墓,规制和尺寸都要比其他几个古墓小一半。墓室内基本上难以躺下一个普通成年人。李铭因此猜测,这个小型古墓可能是用来安葬夭折小孩的,墓内器物、壁画也比较齐全,但是比较简陋。

    据李铭介绍,此次发掘的古墓群中共出土大约30件盘、碗类文物,都是济南地区常出土的瓷器瓶、白玉碟子等。“虽然都是普通生活用品,但它们出土自有确切纪年的墓,对于考古研究具有标准性的意义。但由于棺木、尸骨被人清理干净了,对于墓主人的身份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考古发掘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还有更加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我们,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对古墓群进行画图、拍照、录像、扫描、绘制定位图等工作,并做好取样,为今后的化验、分析做准备。”谈到古墓的保护,李铭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出台,济南市目前已发现不少宋金元时期的壁画墓,它们有的被拆除,有的被就地保护,只有齐鲁宾馆元代壁画墓得以成功搬迁,壁画墓的保护方案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推荐阅读:

珠海唐家湾古镇传统民俗再现

玉山百万元修缮四百多年历史的锦溪塔

安徽寿县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

南京古城墙上法拉利漂移耍帅 道道黑印触目惊心

编辑:菩提树
名称仙市古镇 时光凝固的美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探宝中国古村落之郭洞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探宝中国古村落”之南社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探宝中国古村落”之诸葛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滦州古城 北方人的梦里水乡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青岛法海寺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山西五台山古建筑群连续22年..
 ·亚洲很多著名古建筑频遭破坏..
 ·苏州一80多年古建筑无人管理..
 ·福建邵武和平古镇 维护修缮 ..
 ·海宁消防为路仲古街穿上“防..
 ·什刹海老街:门内辉煌 门外彷..
 ·江西婺源古村落文化与旅游精..
 ·港城古建筑保护开发如何破题..
 ·山西平遥消防专项检查7家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