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树头上的石狗
徐闻县锦和镇城内村,是一个特别的海边小村庄。这个村庄不仅残留有一段保护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几十座清朝时期修建的独特房屋,还有为数不少的民国时期雕刻的石狗、石狮等。这些构成了该村独特的古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历史。
村中景象
石狗石狮碑刻等构成城内村的特色石文化
石狗在湛江是一种特色民俗文化,而在锦和镇的城内村,这种文化更浓更特别更深入人心。
城内村的村巷,有的东西走向,有的南北走向,也有的呈不规则的走向。记者近日在城内村的村巷上行走,发现不少村民的家门口都摆放着石狗。有的村民门口摆一个,也有的摆放两个。村民明叔的家门口,就摆了两个小石狗。明叔的家,是一座瓦房,院子的正中有一个大大的柴门。两个小石狗,一个昂首左侧一个挺立右侧。两个石狗大小差不多,重约30公斤。两个昂首挺胸的小石狗,仿佛两个“警卫”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明叔家门口,时刻在“保护”着明叔一家人。明叔告诉记者,两个石狗,刻于民国时期,是爷爷那代人遗留下来的。那时兵荒马乱,土匪又多。出于无奈的村民于是雕刻石狗,安放在自己的家门口,希望石狗能成为家人的保护神,保护家人平平安安。
大石狗
据了解,城内村现仍然保留有50多个石狗,那些石狗都是民国时期雕刻的。记者看到,大部分石狗都如明叔家门口的那样小巧玲珑,也有少数高大威猛的。石狗大部分“仰立”在村民的家门口“站岗放哨”,也有一些被摆放在村口或村巷上。村民们讲,石狗不管摆放在哪里,在他们的心目中石狗已经变成了村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神。
古城墙
除了石狗之外,城内村至今还散见少量抱鼓石、石础、石龟、石马凳、石狮、碑刻等与“石”有关的雕刻品。这些石制品,与石狗相互映衬构成了城内村的“石文化”。而这种石文化,在城内村得到了村民们的传承和保护。
清代古屋揭示城内村当时高超的建筑技巧
一个时代的建筑物,体现一个时代的建筑水平。锦和镇城内村保留下来的30多座清朝古屋,同样体现了当时村民们高超的建筑技巧和水平。
推荐阅读:
打开“老西门”看看上海旧市井
青岛西阁里街曾经的繁华
福州正谊书院沿海文化昌盛地
福建上杭古街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