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江苏:对待文化遗产莫急功近利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杜浩  日期:2012-4-17

    近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我国出现的“申遗热”成为热点文化话题。迄今,我国已有41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列世界第三位。

    “申遗热”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其品牌文化效应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世界上很多保留传统风貌的城市都是旅游者的首选地;即使是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也能吸引大量的游客。

    但是,现如今在对待文化遗产方面,不少地方越发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态度。一方面,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对文化的敬畏,一些地方的一些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历史街区等在基础建设中受到了很大威胁,甚至很多历史文化名街在城市改造、危旧房改造中被拆毁,失去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和遗产价值。另一方面,当今许多地方在GDP崇拜下,不惜花巨资大兴土木、大造“假古董”和“假文物”的现象越发严重,出现了毁古、“真文物遭殃”而“假古董吃香”的畸形文化现象。

    更糟糕的是很多古村古镇正在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天堂”。在这样的“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是编造的民间故事。至于名人故居,大多是找来一些不相干的红木家具、老瓶老壶、三流字画,不伦不类地摆一摆。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被滥加改造;一边却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改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就会变得无非是一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几间老屋子。历史和文化没有了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基本的美感,那又从哪里感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它们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尽快发家致富而倒腾家底去变卖用的。遗产地不应只看重赚了多少钱,更应保护好遗产地的“灵魂”,从道德、情感层面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文化遗产需要保护,需要我们发现并重新认识其价值——这种价值,是文化的价值,而不仅仅是经济的价值。

推荐阅读:

黄山市多部门共保徽州古民居

花垣县蚩尤村特色民居美如画

黄山“百村千幢”工程已投33亿元

陈烟桥陈列馆 名人故居保护样本

编辑:菩提树
名称查济古村:深山幽谷中的璞玉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古今错落的京城古文化购物街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腾冲和顺古镇高原上的小苏杭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山西上党戏台古韵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州三坊七巷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济南府学文庙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北京:专家呼吁保护永定河畔..
 ·武平中山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启..
 ·古韵新华街保留完整川南民居..
 ·兰州白塔山公园今年将复建地..
 ·福建泉州百岁泮宫将“修旧如..
 ·德州陵县老城改造须居民“点..
 ·少数民族古建筑 让贵州更“多..
 ·赤水拟投资1.6亿重现大同古镇..
 ·建阳书坊乡:绿色名乡打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