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人工写意山水园 >> 正文
文化名村 鹿泉水峪村
来源:燕赵都市网  作者:郭天力 任利  日期:2012-3-1

鹿泉水峪村

鹿泉水峪村

鹿泉水峪村

    从鹿泉市区往南,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走上十几公里,会看到百余座石头房子在山间高低错落,构成了独特的山村风景,村边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潺潺流过。这条河就是太平河的源头,而这座名叫水峪村的村庄,有着数百年的历史。这座默默无闻的村庄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在于,别的村子里的老房子大部分都已经拆了建成了新房,而水峪村却仍旧保存着百余栋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头房子。

    历史:就地取材,开山取石建造家园

    水峪村位于鹿泉市区往南十几公里白鹿泉乡境内。水峪,顾名思义,就是有水的山谷。水峪村风景优美,在文人墨客笔下得到了“群山苍翠,岭峪起伏,泉生山间,四季长流”的赞誉。

    水峪村旁边的一条小河就是太平河的源头。只有在特别冷的时候河水才会封冻、断流,天气稍微暖和,潺潺的河水就会欢快地向着山下流去。河水滋润了山上的树木,也滋润了附近村民的生活。很多村民小时候都是在小河里玩耍、摸鱼,这条小河承载了村民们的许多童年记忆。

    按照《获鹿县志》的记载,元代时水峪村还是了无人烟。一些东姓人士看到这里水草丰美,虽然是山区,但是山间也有些平地,适合耕种,便在此地定居下来。守着大山,石头成了最方便的房屋材料。这些农民石匠用碎石铺出一条条曲折的小路,用大块成型的石块建造家园,一代代繁衍生息。现在,水峪村已是白鹿泉乡最大的一个自然村,有400余户、1000多口人,除了东姓,还有聂、刘等多个姓氏。

    水峪村水多,故事也多。据村里人讲述,清朝年间村里曾出过一个武状元,也有人说是武探花,总之是个武林高手,四处征战到老也没有回到故乡。村民说村里还保留着一处老瓦房,是这位传奇人物青年时代的居所,如今老宅铁将军把门,多年无人进入,只有偶尔有几只花猫从院门的缝隙间进出。

    特色:砖房如工笔,石板房便是大写意

    走过村子里有些斑驳的石板路和幽深的小巷,一座座石头房子就散落在山坡上。石头都是就近取材,有些颜色暗红,村民们说,这些石头里含铁,但是含铁量不多。这个季节一片枯黄,等到春季到来后,万物复苏,绿树掩映着暗红色的石屋,小山村里就是一片诗情画意。

    今年刚当选的“80后”村支书梁朝说,村里现在有100来栋石头房子,基本上都是上下两层的“板楼”。所谓“板楼”,就是用木板将房子隔成上下两层,类似城里的“跃层”。一栋北屋之外,往往还要修建东西厢房,厢房也是板楼。北屋和厢房的屋顶,都是用粉煤灰打过,很结实,能多年不漏。石头房子的墙体凹凸不平,但整体构造却十分硬朗敦实。如果说砖房如同整齐的工笔,那么不事雕琢的水峪石板房便是豪放的大写意,彰显着建造者独特的美学与激情。

    59岁的村民郭玉珍家的石头房子造型较为典型。她家地方不大,东西厢房之间院子比较狭窄,凌乱地摆放着一些家用什物。两层的北屋,墙面用白灰刷过,很平整,门头用的是整齐的青砖。由于只有一扇小窗户,北屋内采光不太好。东西厢房的墙体基本上都没有用白灰抹过,露着犬牙交错的石块。“厢房也是两层,一层放些杂物,二层主要晾粮食。”郭玉珍说,石头房夏天非常凉快,只是冬天有些冷。

    76岁的聂怀珍老人独居在一栋石屋里。他家的院门是拱形的,左右两侧各有两块平整的条石,上边雕刻的花鸟已被风雨侵蚀,只有些影影绰绰的印迹。这处院落没有东厢房,西厢房里上下两层堆满了杂物。问起房子的历史,聂怀珍说他不识字,不知道房子多久了,从他记事起这个房子就有些年头了。

    村支书梁朝说,村里在建造石头房子时,形成了一个规矩,就是在房屋两侧的瓦口处,留下房屋建造的年月字样。记者看到东厢房南侧瓦口处写着“四年”字样,爬到房顶,看到北侧瓦口处写着“宣统”。“宣统仅仅在位4年,就在1912年下诏退位,宣统4年同时也是民国元年,这座房子正好是清朝历史结束的时候建造完成的。”村支书梁朝说,今年恰好是这栋房子的“百年生日”。

    村民们说,石头房子在建造中,能不用泥浆的地方便不用,一些拱门纯系“干插”而成,不用任何泥浆粘连,但依然坚固非常。

    村里的房子普遍都有百年历史,但仍很坚固,最古老的一处院落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如今依然正常使用。不过有些村民觉得老屋采光等方面不太如意,开始在村外择址盖起了砖房。“懂盖屋技术的石匠们越来越少,砖比石头平整,盖出来的房子看着也整齐。”村民们说,老房子现在快成了绝响。现在住在老屋里的村民越来越少,老村中央的小卖店生意也是越来越寥落。“老房子可是祖先们给留下的宝贝。”村支书梁朝说,有的村民即便不在老屋住,也不会把石头房子拆了,春节的时候照样在老屋院门的两侧贴上鲜红的春联,尽管院门铁锁已经锈迹斑斑。

    传承:口耳相传,古老丝弦传唱200多年

    与石头房子一样古老的,还有村民们钟爱了200多年的剧种———丝弦。提起水峪丝弦,便不能不提今年98岁高龄的高大臭老人。高大臭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眼不花,只是耳朵稍聋,身体硬朗,四肢灵活,至今仍经常下地干活。“掰玉米棒子、种菜,样样都行。”提起自己的寿星老父亲,60岁的高文杰幸福地说。

    “别看我98岁了,但我没觉得自己老,今年春节唱丝弦,我还能敲鼓呢!”高大臭不服老,丝弦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们就从各个老师傅那里学唱丝弦,也没有固定的师傅,大家都是互相学习。”高大臭回忆,自己15岁便登台唱戏了。“那时的人们很多都不识字,也不识谱,整本戏都是口耳相传,一句句地背下来。”

    石家庄丝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问起丝弦在水峪的传唱历史,高大臭说,具体多少年不太好讲,不过村里有一块“阳春白雪”的木匾,是清朝嘉庆15年间郑家庄的戏迷们赠送的。当年水峪的丝弦剧团在十里八乡非常有名,经常到各村演出,就是丝弦名角刘魁显、王永春、二尺半和平山红,也都到水峪取过经。后来王永春等人在石家庄南小街搭台唱戏,红了半个石门。

    “剧团还保留着当初创办时的木刻‘戏神’、戏箱子。”高大臭说,丝弦在水峪唱了一辈又一辈,如今还是‘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的唱腔,被称为最原汁原味的丝弦。每年阴历七月,还要在村里的戏台里演出。

    高大臭的儿子高文杰担忧地说,因为唱戏不能带来直接收入,甚至还要自己贴钱,村里延续了200年的互相教戏的传统,正在慢慢断裂。“学唱丝弦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读书上学,要么就外出打工,唱戏又没有那么大的市场,真是吸引不到足够的人了。”高文杰说,目前水峪丝弦剧团有成员40来个,其中十几个都是高大臭的家人,“我们不能把丝弦搞成自己家的,把戏唱下去,这是整个水峪村的大事。”

    展望:盼适度开发,展示水峪村独特风景

    古朴的石屋,高亢的丝弦和山区美丽的景色浑然一体。浮躁的城市人来到这里,屏住呼吸,谛听原始山村文化的宁静和质朴。一些旅游开发者看中了水峪村和周边地区的潜在价值,正准备深入打造,把这里打造成石家庄市民休闲旅游的新去处。

    对于开发者的方案,有村民欢迎,也有人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欢迎者说如果能整体包装打造一番,说不定会让老屋重新焕发生机,村民们也能从旅游开发中获益,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怀疑者则认为,旅游开发难免带来污染,如果改造不好,还有可能会改变老屋古色古香的味道,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能否认,水峪村经济上还比较差。”梁朝认为,村里有老屋这一类的人文景观,还有最近发现的溶洞等自然资源,如果进行恰如其分的包装和推广,可以成为村里收入的一大来源,让村民们早日脱贫致富。网络上,关于水峪村旅游开发的话题也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一些曾经去过水峪村的网友担心,过度旅游开发可能会破坏古村的原始风貌,也有人担心开发中村民们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网友们认为,旅游开发应该在保证村民的利益和维持古村风貌的基础上,让越来越多人欣赏水峪的美,让水峪村和周围的一些山村成为太行山中的一颗颗明珠。

推荐阅读:

福建龙岩漳平发现清代木牌坊

安徽青阳陵阳镇打造皖南名镇

湘千年汉墓遭违建破坏成荒冢

嵩山少林景区面临摘牌危机 整改后大不一样

编辑:菩提树
三台子烽火台坐落在绥中县沙河站乡三台子村东2公里的山坡上,西距绥中镇..
九门口长城坐落在辽西走廊的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地带,东为绥中..
唐昌镇曾是川西最富裕的地方,看惯了那些打造的古镇,目不暇接的商业气..
南豆角村一村民家老宅的地面是石块铺成的 南豆角村的社公爷石像 南豆..
山重村,属福建省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说起中国最美的乡村,脑海里自然浮现出婺源的妖娆,周庄的清渺。但若说到..
 ·旧城改造要着力保护历史文化..
 ·中国应打响乡土建筑的“保卫..
 ·平武复建煽铁古镇 再现涪江水..
 ·贵州生态博物馆与古村落保护..
 ·广州借力“三旧”改造 沧桑古..
 ·长沙千年古城墙价值堪比“马..
 ·长沙古城墙保护方案出炉 20米..
 ·长沙古城墙保护启动 原址保护..
 ·政府向房产商妥协 古城墙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