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不会影响湘黔侗寨申报世遗](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2/2012222133442458.jpg)
火灾现场
2月13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的新丰村、骆团村(两村同处一个自然大团寨)发生了严重的房屋火灾,70余栋木质房屋被焚毁,500余人直接受灾。“通道侗寨大火烧毁建筑正申遗”等报道频繁见诸媒体,让关心通道县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人非常揪心。
大火持续近4小时
2月13日下午,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化站站长粟定远正和往日一样专心办公,这时镇政府办公室打来电话,要他前往邻近的独坡乡新丰村和骆团村救火。
“我当时真不敢相信!”粟定远说,2月13日15时许,独坡乡新丰村、骆团村发生了火灾,作为邻乡的牙屯堡镇政府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组织了人员和设备赶赴火灾现场。“我们赶到时,火势正旺,木房子燃烧的速度很快。”粟定远说,由于房屋修建得非常密集,通道县政府组织的1台消防车难以靠近火势凶猛的区域。
19时许,在消防官兵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火基本被扑灭,但大火吞噬过的区域几乎夷为平地。通道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勇军说:“起火原因正在调查核实。”
着火区域不属于申遗范围
对于各大媒体报道的通道县被焚侗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道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的相关人员均表示:“被烧毁的侗寨不在申遗范围之内。”
2月17日,通道县文化局的相关人员为记者提供了一份湖南省文物局第11期申遗简报的电子文本,简报的标题为《通道侗族村寨申遗工作前景光明申遗顺利》,时间为2011年12月25日,文中对通道县侗族村寨申遗的范围作了详细介绍:
“侗族村寨是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担负着传承侗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是侗文化的根和魂。通道的侗族村寨主要集中在坪坦河流域,当地现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持和延续了侗民族生产生活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集中反映了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经专家现场认定,通道侗族村寨申遗将以芋头侗寨、坪坦村、高步侗寨、横岭村、阳烂村、中步村等保存现状较好,文化元素齐全,能充分体现侗民族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和独特性的村寨为重点,以文化景观的遗产类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通道县文化局的相关人员表示,通道县侗族村寨申遗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坪坦河流域的黄土乡、坪坦乡、陇城镇、双江镇4个乡镇,着火的新丰村、骆团村距离申遗区域有数十公里。
据介绍,2011年11月,湖南、贵州文物部门就湖南通道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四县侗族古建筑群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达成了共识。为加快推进联合申遗,目前湘黔两省四县正积极备战申遗工作。
湖南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火灾并不会影响申遗工作,通道侗族古建筑群申遗方案将在近期接受专家评审,并力争在3月前确定。
着火侗寨未列入“寨改”
火灾发生后,通道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目前受灾群众的情绪逐渐稳定,他们已被安置到学校、未受灾户或周边村寨村民家中,各项救援工作有序进行。”通道县委宣传部相关人员表示。
据参加过此次救灾的通道县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介绍,火灾中受伤的群众基本上都是轻伤,没有重伤员,并且都得到了有效治疗。火灾发生后,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对受灾群众作用很大,棉被等保暖物资充足,但粮油相对缺乏。
大火为侗寨的保护敲响了警钟。据知情人士透露,截至2011年3月,通道县的222个大寨中只有98个寨子完成了“寨改”,而新丰村、骆团村恰好属于未改造之列。“寨改”,是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侗族地区推行的一种防火方式。通道县坪坦乡横岭村,是一个已经完成“寨改”的村子。96户的寨子,配有2个高位水池、3个低位水池供消防用,村子甚至安排专人在起火时负责把孤寡老人带出。
“当大火被扑灭后,站在废墟堆中间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粟定远说,灾后重建,最好不要用钢筋水泥式的房屋代替这些侗寨,要保留住吊脚楼、木房屋式的侗寨风格。同时,把握好房屋规划的疏密程度,注意修建消防通道。
推荐阅读:
宁波慈城古镇
京西古道上的军户古村柏峪
“中华遗产”楼下村 古民居亟待保护
沥滘村古祠堂面临“保护性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