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北京梁林故居遭遇“维修性拆除”后,长眠台海的蒋介石可能不曾预料,自己远在重庆的行营,也正“亲临”美其名曰的“保护性拆除”。只是无人知晓,被强拆掉民国砖瓦的蒋介石重庆行营,还能否分泌历史浓烈厚重的体味。
其实,不管保护还是维修,拆除,本身就意味着历史的湮灭。即使原址重建,恢复的,也不过是个“二手货”,就像“赝品”再好也不是古玩,更无法代表历史。如果,建筑不是因为历史重感的镶嵌,还存留多少传承的价值?失去了传承历史价值建筑的城市,还剩余多少深厚的沉淀?如果,历史不是毁于战火,而是灭与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继往开来的时代,该如何启齿,因为我们的一己私利,而只给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伪证”?
我们的先烈,一路走来艰辛无比,筚路蓝缕,以血泪缔造今日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应明了身上负着的历史责任。游历游学海外的人都深知,每一个迷人的异域肩上,都闪耀着风情万种的特色和城邦,每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背后,都蕴含着丰富内敛的历史和文化,城市代表文化,而文化演绎着国家。我们心中渴望的,难道不是那一片历史“专属”别国的神秘与特色吗?
为什么,像这样代表着中国“特定历史”的故居和行营会遭到破坏?为什么,像这些涵盖着中国“独特文化”的文物古迹会遭受历史的撕裂?逐渐失去历史和文化基座的国人,该如何面对高度融合的考验?该如何抵御外来价值的构建?该如何在这物欲横生的时代创造民族的兴盛?这,不仅仅只是梁林故居、蒋介石的行营被拆所带来的思考,亦是诸如故宫“十重门”之流所带来的拷问。
难道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重新缔造“中国特色”,一名博主这样调侃,何为中国特色?答:保护性拆除、礼节性受贿、休假性治疗、试探性自杀、轻度性追尾、合约性宰客、政策性调控、保护性销毁、政策性提价、钓鱼性执法、临时性员工…普遍性无耻。
我们不接受这样的“特色”。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每一代都是沧海一粟。我们该努力地是,是如何继承历史,让历史以它们本来的面目存活世间,因为,我们的下一代,有权力回首风雨飘摇的过去,有权利沉吟浓墨重彩的历史,而我们,唯一能做,也只是保持谦卑的姿态,保护、尊重那些历史的遗物!
推荐阅读:
周碧初故居将打造文化艺术馆
蒋介石重庆行营“保护性拆除”引关注
四川邓小平故居维修方案通过初评
蒋介石行营被拆 保护性拆除何以总惹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