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法则 >> 正文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来源:广东青旅  日期:2012-12-24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岭南古村落——肇庆黎槎村

    回龙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龙镇北面的1.5公里黎槎岗上。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清朝中期进行过重修、扩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该村没有水利堤防设施,低洼地带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们多将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该山岗形体似凤,故又名“凤岗”。凤必朝阳,所以村民们都选择了凤岗的东面或东南面进行居住,祈求村庄不断发展壮大,期望族人的生活越过越好。明清时期,当地政府推行了不少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法令,开展了大规模的堤围修筑工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人口亦随之不断增加。当时的黎槎村也和西江一带不少村落一样,开始了加固、更新、发展水利设施。同时,黎槎村有很多村民飘洋过海,外出谋生,到清朝中后期,他们纷纷回乡兴建房屋,由于从海外回乡建房的人数较多,黎槎村便自然被人们称作“华侨村”。住户以苏、蔡两姓人家为主。最兴旺时,里面住了好几百户人家。

    槎村具有岭南典型的水乡建筑特色,因具有10座门楼而被俗称为“九里一坊”,每座门楼皆以儒家文化里仁思想命名。村落整体布局承传了明清时期广府村落中典型的“梳式布局”和“二元一体”布局。高空俯瞰既像一顶倒扣的帽子,周边水塘环绕,村内巷道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几条通往村外的道路呈放射状,又像一个谜宫。村内共有10个门楼,每个门楼均有古榕和水塘映衬,村民出入都要通过门楼,10个供村民日常出入的门楼,每个门楼有不同的名称::仁华里、仁和里、居和里、淳和里、尚仁里、兴仁里、柔顺里、毓秀里、遂德坊、遂愿里,逐一进入我们的视野。门楼古朴典雅,淳和里的对联是:“淳风载福,和气致祥。”连名字和对联都让人感觉到儒雅之风扑面而来。

    黎槎村不但具有古村落的特征,而且还有以下几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以水为脉。水为万物生长之源,没有水则难以生存。该村环村大道外围的护村池塘,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既可养鱼,又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起到护村抗敌的防御作用。二是以屋墙为围。自古以来,人们不论在开村还是建宅,都非常注重村界和宅界。过去人们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建村,仅立界碑,而在一些容易受贼人滋扰或外族侵犯的地方则建围墙来防卫。黎槎村既不立界碑,也不建围墙,以本村最外围的一层周边房屋临环村大道一侧的外墙作防护墙。三是以石为基。该村落的门楼及其附近的房屋和主巷道都是以石为基础。在10个门楼中除“遂德坊”门楼外,多用花岗岩或红砂石砌筑房基;在门楼的内、外巷道上都用咸水石或红砂石铺砌路面。

    回龙镇黎槎村内四边山环水绕,小桥流水,绿树成阴。一幢幢古老的青砖大屋围绕中间的圆心而建,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整条村庄就像一间大屋,一间大屋就成了一条村庄。从空中俯瞰,村落的一幢幢房子构成一个个圆圈,结构整齐,地势天成,图案优美。

    黎槎村有条约600米长的环村小路,驾车转一圈,可以感觉村庄是圆的。粗略地数了数,这个圆形村庄最外一圈约有80—90间房。远远望去,房子之间略呈弧形分布。每进一圈,房屋递减。至圆心处,已不构成圆形,而是三角形状。这里也是村中最高处,建有祖厅,是村中办理红白事的地方。这里的圆形村庄与客家大围屋有所不同,后者是封闭的,而这里并不封闭,村道因此呈放射状,有多个路口进村。为什么建成圆形村庄?古时,土匪山贼频频出没,为了拒敌防贼,便于管理,围屋内的房子向内开门,一个家族一个出入门楼,门楼里又分为各自独立的小家;家与家、族与族之间既互相守望,又各自为政,当有贼人来犯,出口大门一关,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因此即使是在战争纷乱和社会动荡的时候,这个村仍然能够保持太平,大部分屋子还属当年建造,损坏的并不多。

推荐阅读:

岭南古村落——开平自力村

云南会泽县白雾村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

泮庐:倚水而建的徽派代表建筑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