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盆景之都、养生福地之名的如皋,已经有1600多年的置县建城历史。近年来,如皋市本着新城开发拒绝雷同,古城保护彰显文化底蕴的原则,一点一滴地打磨着文化历史名城这张城市名片,无论哪方宾朋,只要来过便会铭记这座长寿之乡:如皋。
这个俯看下去像一个大碗的建筑,是如皋去年建成的城市规划馆,又叫“长寿碗”,而它所坐落的这片占地4.3万平方米的广场,则是如皋新城区的城市客厅:文化广场。过去遍布的小作坊、老厂房、老民宅,如今相继变成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规划馆。四馆相连的建筑群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和面貌,更是满足了如皋百姓的文化需求。图书馆藏书30万册,期刊500多种,办证的读者已经过万。
被称之为如皋母亲河的龙游河,如今已经不再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而是真正成为龙游河水利风景区的龙骨:凌空俯视,它既像盘踞的两条卧龙,又像围绕古城四周的两条玉带。春夏时节,河面碧波粼粼,游船竞发;河畔桃红柳绿,芳草萋萋,不管是漫步在滨河大道之上,还是荡漾在城河之中,都会令人心旷神怡,其乐融融。
如皋的城区并不大,距离龙游河不远的地方就是具有丰厚历史遗存的东大街,斑驳曲折中流露着历史的气息。
靖海门和东大街隔街相望,据说是明代为防止倭寇入侵而修建的。而明末才子冒辟疆的古宅水绘园,就在东大街上,如今,经过翻修保护的古建筑群和水绘园交相辉映,一年四季游人不断。
推荐阅读:
安徽歙县3000余民居“保徽改徽”
陕西省文物局启动旬阳文庙维修工程
“保护已刻不容缓!”1000个特色村寨将重点保护
南京力争明城墙4年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