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海甸溪五庙12日开始拆除,拆除工作预计两天,新的五庙将在不远处复建。同新建的三庙、四庙等组成一个寺庙群。百年古庙值800万元?
一座百年古庙值多少钱?海口美兰区为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800万元。今年初,一份关于海甸五庙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显示,美兰区为拆迁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庙付出的拆迁补偿款为806.9万元。但该村村民代表对于这份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提出质疑,而有关专家认为,海甸溪古庙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价值,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五庙是海口海甸溪“一寺八庙”中的一座,始建于明朝,供奉着关公、马援、蒙恬和孔子的牌位,是海南仅有的两处供奉秦朝大将蒙恬的寺庙,为纪念他修长城的历史功绩。2012年3月5日,随着海口美兰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发布的一纸拆迁公告,这座有400年历史,在2011年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中列入海口1567处文物点之一的古庙,因不是市级、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恰好在2008年批复公布的《海口市海甸溪北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道路及城市改造地块范围之内,将被拆除移建。
海甸五庙文化室村民小组村民代表陈书杰告诉记者,在海口市美兰区旧城改造指挥部贴出拆迁通知之前,绝大多数村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份拆迁协议,后经他们了解,是已故的原村长单独与美兰区旧城改造指挥部签订的拆迁协议,并无其他村民参与。该份协议只有一人签字,因此很多村民质疑其合法性。“别说800万,就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这样一座古庙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价值。”海南省道教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经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海口不可移动文物1567处,占海南的三分之一,但除“国保”单位设立保护管理机构并有专人管理外,其他级别文物点均未实施有效管理。一边是城市建设汹涌的大潮,另一边是古庙承载的厚重历史,市文物局长王大新坦言自己处于“两难”之境。
新庙就近选址复建
13日上午,记者在五庙现场看到,五庙整个房顶已被拆,地面散落大量建筑材料,一辆大型吊车和多名工人正在作业。吊车将五庙的房梁调离,工人在庙内进一步清理施工,而离旧五庙不远处,一座新的寺庙即将完工。记者向现场工作人员了解到,五庙于12日开始拆除施工,预计14日即可拆除完毕,届时五庙将迁址复建,同新建的三庙、四庙等组成一个寺庙群。
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认为,海口的古庙拆迁要特别慎重,“古庙承载的文化含量和城市记忆一旦撤掉,是不可恢复的。”“所有古迹都有特定的价值,能换取很多人的回忆,让人们对城市精神有新的感悟,”詹长智说。“现在的文化遗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也在关注此事件,“即使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只要是有价值的文物,也应当给予妥善保护。”
“一寺八庙”寄托了海口人民许多朴实的真、善、美情感,不论建筑价值多少,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很好地保留了海口人在民俗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原真性一面,”他说,海南更需要在物质遗产方面和非物质文化方面都得到全面、立体的保护。
推荐阅读:
山西孝义市中阳楼修缮工程竣工
山西600余年“凤凰城”浴火重生
古瓦青砖老宅着手修复 济南古建保护渐上日程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