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洪流中该何去何从,如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浙江省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昨日在我市泰顺县落幕,省内外60余位古村落保护与研究专家考察古村、举案说理,建议我市加强古村落活态保护。
温州拥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古村落拥有悠久的建村历史、类型丰富的建筑,更保存了独特的地域风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普查,我市现有较高保护利用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146个,古建筑4000多处,这些村落具有风貌古朴、人文精神厚重等特点,是人们了解历史足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珍贵遗产。我市计划到2016年,重点做好100个左右、1000处以上具有较高保护利用价值村落和重点建(构)筑物及民俗活动的有效保护利用,把历史文化村落培育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抚今追昔、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家园。
如何在保护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是我省各地古村保护共同的课题。与会专家以西塘开发与保护为例,探讨古村活态保护之路,提出要在保护中融入“生活流”与“生活场”的概念,比如温州瑞安东源的木活字印刷,苍南碗窑的制瓷工艺,永嘉芙蓉的农耕文化,乐清黄檀桐的蓝夹缬……专家们认为,建筑为“体”、文化为“魂”,应将古村落保护视为综合课题,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物质文化遗产,更要注重保留传承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保存独有的文化价值。
昨日,与会专家考察了泰顺徐岙底古村和库村古村,并将两大古村定为温州市民协调查基地,今后将对其展开定期调研及跟踪随访。
推荐阅读:
重庆孙家大院原样重砌比新建还贵
陕西蒲城实施常乐宝塔边坡防护加固工程
浙江松阳对明清古街进行整治
无锡古建筑群重披华丽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