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揭阳古村落“红色”竹林多英烈
来源:揭阳新闻网  日期:2012-12-13

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

西寨门“西望”

西寨门“西望”

    入冬以来,持续了10几天的阴雨,又湿又冷。不曾想那天我们来到梅云镇竹林村时,却是难得的好天气,在杨氏祠堂前的旷埕上,两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小女孩在晒稻谷,在和煦的阳光下她们说着家长里短。不远处她们背向着的就是那棵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水棉树。400多年前和今天就定格在眼前,似乎没有遥远的距离。那山、那寨、那树、那井、那楼、那厚厚的院墙,还有那祠堂里的木雕、石雕依然。然而,“秦时明月汉时关”。水棉树还是那棵水棉树,它曾高插农会会旗,见证村中的好男儿是怎样地为革命出生入死。如今,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坐落在村里,向人们昭示这里的“红色”经典,也诉说着村里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竹林村位于榕城区紫峰山南麓,东连群英、群光二村,西与普宁市南溪镇交界,北面吉荣公路横亘。竹林村古称林厝寮,因明代弘治年间有林氏在此搭寮居住。后来林氏移居他处,现在全村居住着洪、杨、王三姓。王氏祖先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到此定居,三姓同居一村,和睦相处。竹林村旧时四面翠竹环抱,景色优美,清康熙乙丑年(1685)翰林学士兵部郎中杨钟岳题有“竹林山”三字刻于中央寨门石匾,“竹林村”因此得名。

    历尽沧桑的明清古建筑

    竹林古村以五行、易经、风水择地,建筑具有潮汕传统古建筑特色,现有古民居14处,土木结构的祠堂、公厅、古楼、古四合院历尽时代沧桑。

    被村民称为“后楼”的古楼建于明朝末年,后楼为古堡式楼座结构,以木石为建筑材料。中间大门高耸,石斗座门框有防盗门闩孔7眼,高墙坚固,前后设置枪眼与瞭望孔监视楼外情况。古楼两侧有高墙护住,两墙开石门槛,也配设门闩洞孔。据载,明末清初社会治安混乱,常有匪徒侵扰乡村,百姓为防盗贼而建起这座古楼保护民众。现今古楼虽已没有人居住,但仍有人员不时维护,几百年过去,古楼依然坚固挺立。

    杨氏第四代孙建于清康熙年间的贡士厅则显示出官宦人家的气派,是古村落的中心。贡士厅占地100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为三进三厅四合院落式传统古民居建筑,前门为三台阶石结构,彰显官阶身份,厅前埕面铺设石板,屋脊、前门隐约可见雕花彩绘,不禁令人遐想古建筑曾有的风姿。贡士厅前埕直出就是让竹林村得名的竹林山古寨门。“竹林山”古寨门建于清康熙乙丑年(1685),也是由杨氏第四代孙所建,为古寨的正门。古寨门建筑属更楼式,门前设五级石台阶,门上牌匾刻有“竹林山”三字,并有联“竹茂成林照泰山,山泰照林成茂竹”。除古寨正门,同样为古代更楼式建筑的竹林村东、西两座古寨门也基本保存完好,均是清康熙年间建。东面古寨门“东来”取紫气东来之意,内铺设楼板,是古代看守寨门的人员所住场所。寨门设有防盗木门闩,楼上设二个瞭望窗口以监视村外及人员出入情况。门外有显示身份地位的九级石台阶。西边“西望”古寨门与之成对称建筑格局,民国时期遭毁而重建。

    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习惯,潮汕人通过兴建公厅、祠堂供奉先人和逢年过节祭奠祖先的形式把这个传统文化因子一代代延续下来。竹林古村6处基本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国祠堂、公厅就是代表。洪氏始祖厅敦睦垂徽公厅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厅为二进五间过院落式布局,厅两旁配建二排巷厝,公厅门前阳埕开阔,埕前圆形池塘波光粼粼。敦睦垂徽公厅距今300多年,历代均有重修,现整座公厅保存完好。国琦公厅为二进院落式结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王氏祖庙建于明朝年间,后遭火毁而清代重修。两旁巷厝今仍有后代子孙居住。

    竹林村还有一口古井,为明末创村时所开,水质甘甜,至今仍有村民饮用;一座简单的古庙,却供奉着几位神灵,香火旺盛;在紫峰山脉浮丘山上,北宋潮州知府彭延年墓和墓道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古井、古庙、古墓,竹林村还有古树。一棵是树龄已达650年的古樟树,古樟树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为村中一胜景。另一棵是古水棉树,经鉴定树龄达450年。这两棵古树自然资源价值难以估量,村民对它们非常珍视。

推荐阅读:

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

阿塞拜疆巴库古迹 烈女塔

灵隐寺缘何免遭“破四旧”

湖广会馆:再现重庆开埠历史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