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第一大围”修缮难寻古瓦青砖老工匠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凌 官见全  日期:2012-12-10

“第一大围”修缮难寻古瓦青砖老工匠

“第一大围”修缮难寻古瓦青砖老工匠

“第一大围”修缮难寻古瓦青砖老工匠

    被誉为“岭南第一大围”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始兴县满堂客家大围的上围维修工程已正式开工。记者9日一早在施工现场了解到,为“修旧如旧”,施工方正四处苦寻大沟瓦、青砖和深谙民间传统工艺的老工匠。

    走进该围楼所在的隘子镇,远远望去,只见占地面积17864平方米、建筑面积23300平方米的长方形满堂围,在阳光下显得气势恢宏。已于2007年修缮过的中心围里,曾破损的瓦梁、门窗、墙壁已完好如初;围屋的各个院落中,随处可见安详晒着太阳的老人和奔跑的孩童。

    满堂客家大围始建于公元1833年,为当地首富官乾荣父子历时28年所建。建筑群由中心围、上围和下围三部分组成,围内有9厅、12院、28天井和777间房,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砖瓦结构围楼。

    为维修和保护好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始兴县共申请到中央财政拨款778万元人民币,在2007年得到首笔资金300万元后,首先对中心围进行了维修,目前正在进行的上围维修资金为200万元。

    满堂围如今仍住着180多名官乾荣的后人,据官氏族谱记载,官乾荣有95个孙子,开枝散叶到现在已有2000多后裔,分居在海内外各地。每年均有不少后人回大围祭祖。

    中新社记者在正维修施工的上围看到,一些院落里的天井已全部坍塌,残缺的瓦片砖头掉落一地,房梁、门窗上精美的龙凤花鸟木雕也因年久失修而破损,大厅中立柱的底端也已腐朽不堪,随时都有折断的危险;“柱子一断,整个厅都会随之坍塌。”始兴县博物馆馆长钟旭指着被虫蚁、风雨毁损的立柱告诉记者,作为支撑房梁的立柱,需要至少直径30厘米、高6.5米、木质坚硬、高大笔直的木材,这种木材必须到大山深处去找,因为大山里的木头生长缓慢,但木质坚实。

    “始兴是林业大县,好木材也还找得到,倒是按照老工艺生产的大沟瓦、青砖和懂得传统工艺的工匠难寻。”据钟旭介绍,古青砖和现在生产的砖无论在质量还是规格都有很大的不同,而在天井中负责托住雨水的大沟瓦现在基本无人懂得怎样烧制。“我们好不容易在江西南康一个村里找到了200多块上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大沟瓦,但仍远远不够,古青砖也还要继续去搜寻。”

    “古瓦、古青砖难找,手艺精湛的老工匠就更难寻了。”钟旭告诉记者,古建筑中起着支撑作用的挑梁非常重要,不能有分毫差池,当初修缮中心围时还请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工匠负责挑梁,但现在老人家都快90岁干不动了。“我们还在四处探寻老工匠,希望能找到。这些传统手艺年青人根本就不会,眼看着就要失传。”钟旭指着破损的木雕不无遗憾地说,如果请不到手艺精湛的老工匠,这些“宝贝”难以复原。

推荐阅读:

泰山景区鲁班殿修复主体完工

古城复建:文化幌子难掩功利底色

深圳两百年客家围堡现状堪忧

俄商人欲翻修法国古堡 工人误解将其夷为平地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河南平顶山香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抱团”申遗的10大名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介休后土庙 传承千年琉璃文化

类别古建结构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