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宁波历史古村茅镬村整体拆迁
来源:东南商报  日期:2012-12-6

    滑坡带来的命运转折

    这座令人留恋的古村的命运,事实上是在5年前发生的转折。

    2007年5月29日,茅镬村的一位村民在承包山上意外地发现,地面竟然有多处裂缝。

    “接到村民的反映,我们立即请专家来现场踏勘。”市国土资源局鄞州分局地质矿产资源管理科副科长林庆裕告诉记者,5月30日,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技术人员在现场发现斜坡中部、底部有约10处张拉裂缝,其中规模最大的裂隙位于斜坡坡脚老细北线公路边上,长约15米,可见的深度在50厘米以上。

    “而滑坡区的顶部就是茅镬村,滑坡可能直接影响到村民的安危。”林庆裕说。

    记者看到了2008年4月由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出具的《鄞州区章水镇茅镬村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报告的审查意见说,滑坡面积约16700平方米,体积约17万立方米,为中型土质滑坡。

    浙江工程勘察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俞火明告诉记者,导致滑坡的原因,一是那里本来就是古滑坡区,二是由于下方水库水位上涨下落,浸泡在水里的土体空隙压力也随之不停变化,加剧了滑动。

    报告明确指出,茅镬的滑坡体地质灾害危险性大,若不采取治理措施,随着时间推移,滑坡区将往上及两侧外围扩展。特别是往上发展将直接影响茅镬村村民住宅的稳定性,威胁上方村民(共计148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林庆裕说:“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工程治理,需打40多根抗滑桩、进行锚固;二是搬迁避让,工程治理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从长期来讲,谁也没办法保证未来不出现最坏的情况。”

    最后,鄞州区选择了整体搬迁避让。

    房产一律拆除不保留

    5个月后,鄞州区印发了经过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章水镇茅镬村地质灾害搬迁实施办法》。

    文件明确:根据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基本特点,现茅镬村常住人口一律必须在政府规定期限内搬迁,不得以各种原因拒迁或拖延搬迁。实施搬迁安置后,所有村民的房产一律拆除,不得保留。

    关于拆迁安置,可以选择集体迁建安置,政府提供“三通一平”的宅基地给搬迁户,政府提供每平方米300元标准的建房补助款,村民也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安置,每户补助4万元。

    严鹏年说,尽管很多人不舍得,但既然地质灾害这么严重,也实在没有办法。之前已经发生过小型的滑坡,靠近水库的一段山体滑了下去,不过现在水位漫过了滑坡,看不到了。

    搬迁工作启动后,茅镬村陆续与村民签署搬迁协议,位于洞桥的新村也开始建设。

    如今,洞桥的新宅早已迎接山上的移民。根据章水镇人民政府早些时候发布的《章水镇茅镬村地质灾害搬迁移民实施细则》,全体村民将必须在昨日之前全部搬迁完毕,从今天开始拆除旧房。

    今后绝不可能商业开发

    拆迁后的茅镬村未来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鄞州区规划设计院规划一室主任连丞龙。“市民不用担心。”他告诉记者,“目前茅镬村依然是章水镇的十大景点之一,并定位为非人居特色旅游景点。”

    那么,茅镬村是否会进行整体规划?连丞龙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将村民整体转移出去,规划部门尚未编制茅镬村的规划方案。因为地质灾害隐患的原因,今后不太可能编制专门针对茅镬村的整体方案。

    茅镬村拆迁后,空出来的土地是否会用于商业开发?章水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茅镬村地处周公宅水库上方,从水资源保护方面来看,今后绝对不可能进行商业开发。不过等最终的地质灾害测定结果出来之后,如果符合安全要求,章水镇有可能在茅镬村开辟一些古道,以供驴友游览。

    对于市民关心的古树群,鄞州区农林局负责人者表示:“市民、驴友今后想来看树,尽管来看。树,绝对会在的。”该负责人说,茅镬古树首先不可能外迁保护,因为外迁保护成本很高,而且成活率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其次,这些古树都是受保护的,即便迫不得已要搬迁,也要走严格的程序,必须经省林业厅批准。目前,林业部门为这些古树安排了专门的护林员看护。

推荐阅读:

山西数百古建寺庙曾遭侵华日军损毁

南京明城墙就是朱元璋的脸?

历史文化名城应整体保护

范和村获评广东省最美古村落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河南平顶山香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抱团”申遗的10大名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介休后土庙 传承千年琉璃文化

类别古建结构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