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古建筑应该如何修葺?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章建刚 周怀宗  日期:2012-11-27


    古建翻修涉及面广

    记者:古建翻修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这里面不同的情况是否也应该不同对待?

    章建刚:是的。比如对公共遗产性质的古建筑,如文物等,它的翻修维护就非常严格。不仅是外观,里面的规格、布局、工艺全部都要保持原样,否则历史就不存在了。这方面的古建筑,在今天也有一部分作为文化景观向公众开放,这就更需要特别的考虑,比如说拉电,防火措施等,这需要非常谨慎,有很强的专业性,不能简单对待。其次,仿古建筑也是当前争论比较多的话题,这一类完全新建的,所以要注意的问题更多。最重要的一个,是要有所本,仿古只是一个大致的描述,中国古代有数千年,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并不相同,各种类型的建筑也有差异,要仿哪一类的,哪个时代的,必须要先弄明白,要有准确细致的了解。不然就会不伦不类,让人感觉造假。包括仿照西方的建筑,也有这样的问题,给人粗糙、很假的感觉,往往是因为没有细致的了解和准备。

    记者:在城市规划中,会出现一些带有古风的建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这样的建设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章建刚:首先要和城市本身的风格文化相融合。其次,要有一整套完善的规范,使得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需要认真的研究,做大量的工作。比如我在云南看到一些把民族文化放在现代建筑中的,有的看起来就非常的粗糙,类似的还有很多。我见过比较好的,是延边的一些建筑,如图书馆等,结合得就很不错。

    借鉴西方建造规则

    记者:在今天,私人建造仿古建筑的也很多,对于这样的现象,又应该怎么看?

    章建刚:公共的古建维修、仿古建筑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完善的标准和程序。但是如果甲方是个人,也就是私人建筑,比如说某个人翻修自家的老房子,或者干脆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仿古的,这样的行为,外人很难说什么,因为这是他对自己财产的一种处置。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给一些比较适合的建议呢?

    章建刚:给一些建议应该是可以的。比如说城市管理部门可以事先沟通,告诉他们怎么做会更好,甚至给一些专业性的建议。

    我们知道,古建筑涉及的技术问题非常复杂和庞大,因此个人很难达到这些技术水准,因此专业机构的建议会很有效果,可以做到个人难以做到的设计、规划、技术准备等。实际上,在国外,已经有不少这样的规则存在,个人维修古建筑或者建造仿古建筑,需要经过专业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参与和批准,这也是今天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对私人建筑应有所约束

    记者:外国的经验,具体有什么样的?常有报道称西方城市几十年上百年不变样,是否他们不维修?

    章建刚:西方古建筑多是砖石结构,甚至有天然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时间有些确实很长。但并不意味着不维修,维修还是需要的,也是常有的。

    为什么它们可以保持上百年城市风貌不变,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对于城市建筑的保护机制在起作用。比如巴黎,大约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立法保护城市建筑,他们所有建筑的翻修重盖等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城市管理部分的批准,我们知道,这些建筑其实大都是私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实际上所有的维修,都必须保持原有的格局、外貌。巴黎也是世界上唯一全部格局、外貌保持不变的城市。此外,如维也纳也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但是维也纳的核心城市比较小,而且分布在丘陵之中,因此给人的印象没有那么深刻。

    记者:这些经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章建刚: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古建筑,保护城市的文化,必须要有具体的措施和规则,城市管理者不仅要有意识,也要有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具体措施,不然,只有空话、套话,只喊口号是不行。

    推荐阅读:

    河南社旗赊店古镇火神庙开门迎客

    北京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骑楼在风雨中摇曳

    考古队发现株洲秋瑾故居老基础

分页:[1] [2] [3]

编辑:樱花
名称武威穿越古代的威武霸气之旅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龙门石窟佛前 睹一代女皇尊荣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拉萨三大寺独一无二的生命和表情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闻名世界的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耀州大香山民俗古庙会筹备就绪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国家级文保单位邓愈墓多处被损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上万外地人涌进松溉古镇
 ·重温砖雕里的古民居记忆
 ·岳阳发现清代道光年间民居
 ·巍然东山岭 海南第一山
 ·昆明盗墓大起底 揭盗墓者面纱..
 ·周代文物将于安徽博物院老馆..
 ·山西五台山清明祭祖
 ·北京3840处文物获“身份证”..
 ·徽派宗祠里 有中原古建筑的影..